[發明專利]一種植物源性飼料多抗霉素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72176.6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31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曲明清;王偉民;李玉博;宋衛國;董茂峰;周昌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魏峯 |
| 地址: | 2011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飼料 多抗 霉素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源性飼料多抗霉素的檢測方法,包括:材料的前處理;提取和凈化;定性分析測定;定量測定;結果計算驗證。本發明具有鑒定準確性高、定位準確的優點,在我國多抗霉素的檢測中具有代表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殘留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植物源性飼料多抗霉素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的禁用,綠色環保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青睞。其中多抗霉素具有抑制病菌產孢和病斑擴大的作用,廣泛應用于防治黃瓜霜霉病,小麥白粉病,玉米黑穗病,人參黑斑病,蘋果和梨灰斑病以及水稻紋枯病等多種病害。但是目前多抗霉素對人畜的毒性研究相對滯后,毒理作用情況尚不明確。而被多抗霉素污染的水稻、玉米和小麥等作物作為飼料,被豬、牛和羊等食用,會蓄積在體內,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體內,會造成一定的危害。目前多抗霉素測定方法有微生物法、毛細管電泳-電致化學發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國內目前采用較多的是毛細管電泳-電致化學發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而這些測定方法是用來測定發酵產生的一系列的多抗霉素代謝物,靈敏度低,耗時長,精密度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源性飼料多抗霉素的檢測方法,該方法通過采用材料的前處理、提取和凈化、定性分析測定、定量測定和結果計算驗證等步驟對植物源飼料中是否含有多抗霉素進行檢測,具有鑒定準確性高、定位準確的優點,在我國多抗霉素的檢測中具有代表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的一種植物源性飼料多抗霉素的檢測方法,包括:
(1)取植物源性飼料樣品,磨碎、過篩;然后(按質量體積比2.5g:20ml)加入甲酸乙腈溶液,混勻,超聲波提取、離心、吹干,再用氨水溶液溶解,得到待凈化樣品;
(2)將萃取柱依次用乙腈、水預淋洗后,將上述待凈化樣品轉入萃取柱中,棄去上樣液,用冰乙酸乙腈水溶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吹干,定容;
(3)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測定,最后通過計算確定樣品中多抗霉素的含量。
所述步驟(1)中的甲酸乙腈溶液的濃度為3%(甲酸:乙腈=3:97)-8%(甲酸:乙腈=8:92);氨水溶液的濃度為1%(氨水:水=1:99)-3%(氨水:水=3:97)。
所述步驟(1)中的離心速度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3-7min。
所述步驟(2)中的冰乙酸乙腈溶液的濃度為5%(冰乙酸:乙腈=5:95)-9%(冰乙酸:乙腈=9:91)。
所述步驟(2)中的萃取柱為MAX固相萃取柱。
所述步驟(3)中定性分析時樣品中待測物質保留時間與標準溶液保留時間的偏差不超過標準溶液保留時間的±3%。
所述步驟(3)中定量測定采用基質標準工作溶液繪制標準曲線,并保證測試樣品中多抗霉素的響應值在儀器的線性范圍內。
所述步驟(3)中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樣品中對應的多抗霉素的濃度,單位為μg/mL;V:定容體積,單位為mL;f:稀釋倍數;m:試樣質量,單位為g。
在重復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15%。
本發明通過采用材料的前處理、提取和凈化、定性分析測定、定量測定和結果計算驗證等步驟對植物源飼料中是否含有多抗霉素進行檢測,具有鑒定準確性高、定位準確的優點,在我國多抗霉素的檢測中具有代表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0.1mg/L多抗霉素色譜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未經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21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