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70912.4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3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陸震生;朱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籮箕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G09F9/33;G09F9/35;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吳敏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面板 電子設備 顯示裝置 圖像傳感器 顯示結構 指紋圖像 反射光 顯示光 采集 顯示功能 顯示圖像 隱藏設置 指紋信息 保護層 感測面 透射 感測 攜帶 | ||
一種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所述顯示裝置包括:顯示結構層,用于產生顯示光以顯示圖像;保護層,至少部分為光纖面板,所述光纖面板具有感測面,經所述光纖面板透射的顯示光在所述感測面上形成攜帶有指紋信息的反射光;圖像傳感器,與所述光纖面板位置對應,用于采集所述反射光以獲得指紋圖像。本發明技術方案能夠在不影響所述顯示結構層顯示功能的前提下,實現指紋圖像的采集,有利于所述圖像傳感器的隱藏設置,有利于擴大電子設備的屏占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指紋識別技術通過指紋成像模組采集到人體的指紋圖像,然后與指紋識別系統里已有指紋成像信息進行比對,以實現身份識別。由于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體指紋的唯一性,指紋識別技術已經大量應用于各個領域,比如:公安局、海關等安檢領域,樓宇的門禁系統,以及個人電腦和手機等消費品領域等等。
指紋識別技術中所采用的指紋成像模組,有一種是通過光學指紋成像模組采集人體的指紋圖像:通過光源產生入射光;入射光投射至手指表層,經手指反射形成帶有指紋信息的反射光;由光學圖像傳感器接收所述反射光,獲得指紋圖像。
指紋成像模組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內,從而使相關移動設備實現自動解鎖和功能。特別是手機的指紋識別,更是應用廣泛。
但是指紋成像模組的存在往往會妨礙移動設備屏占比的提高,特別是當指紋成像模組被設置于手機正面時,指紋成像模組的設置,往往會影響顯示裝置面積的增大。由此在不影響產品顯示功能的情況下,使顯示裝置實現指紋成像功能,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在不影響顯示功能的情況下實現指紋成像,從而擴大電子設備的屏占比。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顯示結構層,用于產生顯示光以顯示圖像;保護層,至少部分為光纖面板,所述光纖面板具有感測面,經所述光纖面板透射的顯示光在所述感測面上形成攜帶有指紋信息的反射光;圖像傳感器,與所述光纖面板位置對應,用于采集所述反射光以獲得指紋圖像。
可選的,所述保護層為光纖面板。
可選的,所述保護層包括識別區和顯示區,所述識別區的保護層為光纖面板;所述圖像傳感器在所述感測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光纖面板內。
可選的,所述保護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
可選的,所述顯示結構層為自發光顯示結構;所述顯示結構層位于所述保護層和所述圖像傳感器之間。
可選的,所述顯示結構層為發光二極管顯示結構。
可選的,所述發光二極管顯示結構為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結構。
可選的,所述發光二極管顯示結構為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結構。
可選的,所述顯示結構層具有背向所述感測面的背面,所述圖像傳感器貼合于所述顯示結構層的背面。
可選的,所述圖像傳感器通過光學膠貼合于所述顯示結構層的背面。
可選的,所述顯示結構層為背光顯示結構層,所述顯示結構層包括:背光源,用于產生初始光;調光層,位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感測面之間,用于使所述初始光形成所述顯示光;所述圖像傳感器位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調光層之間。
可選的,所述顯示結構層為液晶顯示結構層,所述調光層包括液晶層。
可選的,所述顯示結構層包括:多個像素單元,所述多個像素單元呈陣列排布;至少相鄰像素單元之間具有空隙。
可選的,相鄰像素單元之間空隙的寬度大于或等于5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籮箕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籮箕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709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