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超高溫負壓干燥巖瀝青粉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66117.8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41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龔城;王世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路優(yōu)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11/02 | 分類號: | F26B11/02;F26B21/10;F26B21/0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立;王灝增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燥器 巖瀝青 水蒸氣 負壓狀態(tài) 干燥過程 溫熱 引風機 安全隱患 負壓干燥 快速干燥 氣流干燥 超高溫 對設備 負壓 結塊 粘附 粉塵 融化 保證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超高溫負壓干燥巖瀝青粉的方法,采用超高溫熱氣流對干燥器內的巖瀝青粉進行快速干燥,干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水蒸氣和部分巖瀝青粉塵由引風機引出,使干燥器在干燥過程中始終處于負壓狀態(tài)。本發(fā)明采用超高溫熱氣流干燥巖瀝青粉,可避免巖瀝青粉在干燥時出現(xiàn)融化、結塊、粘附現(xiàn)象,保證了干燥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采用引風機將干燥器內的水蒸氣引出,使干燥器處于負壓狀態(tài),一方面降低了安全隱患以及對設備的損壞,另一方面干燥器處于負壓下使得物料的干燥速度更快。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巖瀝青加工領域,涉及一種干燥巖瀝青粉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超高溫負壓干燥巖瀝青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巖瀝青粉是一種天然瀝青改性劑,由天然巖瀝青礦料加工而成,用來對道路施工中的瀝青混合原料進行改性。經(jīng)過巖瀝青粉改性后的瀝青具有更加優(yōu)越的路用性能,與傳統(tǒng)的改性劑相比,大幅提高了道路對車轍、水損害、裂縫、坑槽、擁包的抗性,通過多年來國內外的試驗研究和工程實踐,越來越受到重視,具有廣大的推廣和應用前景。但巖瀝青粉的加工設備和工藝相對落后,制約了其在道路施工中的大規(guī)模應用。
在使用巖瀝青粉作為改性劑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干燥,目前巖瀝青粉的干燥工藝仍然是采用對流干燥的方式,將來自燃燒裝置的熱能以對流方式由熱氣體傳導至濕物料表面,由物料表面?zhèn)髦廖锪蟽炔浚刮锪纤殖浞终舭l(fā)。由于與一般的礦石原料相比,巖瀝青礦含水量不穩(wěn)定,含油量高,對熱量敏感,在干燥過程中受熱容易軟化、結塊,操作不當容易起火燃燒,還會引起巖瀝青老化。因此在干燥巖瀝青粉的過程中,國內一般采用低溫常壓干燥方法,溫度一般低于200℃,筒內壓力基本與環(huán)境壓力一致,干燥效率約為75千克/小時。按照公式G=AV/100×[(W1-W2)/(100-W1)]計算,(G為回轉烘干機的生產(chǎn)能力,按含有終水分的烘干物料計,單位為噸/小時;A為回轉烘干機的單位容積蒸發(fā)強度,單位為kg/m3;V為回轉烘干機的容積,單位為m3;W1為初水分;W2為終水分),每小時僅可烘干含水量15%的濕料5噸左右。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巖瀝青粉的干燥效率低下的問題,本發(fā)明采用超高溫負壓干燥方法對巖瀝青粉進行干燥,大大提高了巖瀝青粉的干燥效率。
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超高溫負壓干燥巖瀝青粉的方法,采用超高溫熱氣流對干燥器內的巖瀝青粉進行快速干燥,干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水蒸氣和部分巖瀝青粉塵由引風機引出,使干燥器在干燥過程中始終處于負壓狀態(tài)。
進一步的,干燥溫度為370-420℃,所述干燥溫度是指超高溫熱氣流的溫度。
進一步的,在干燥過程中,所述干燥器內的壓力為0.6-0.8個大氣壓。
進一步的,干燥完成的巖瀝青粉從干燥器的卸料口排出并收集,所述巖瀝青粉從進料到出料的時間為25-30s。
進一步的,在干燥之前,向干燥器內通入熱氣流,對干燥器進行預熱處理。
進一步的,預熱溫度為300-370℃,預熱時間為1-10min;所述預熱溫度是指預熱時熱氣流的溫度。
進一步的,預熱處理后,繼續(xù)向干燥器內通入熱氣流,當干燥器本體及干燥器內空氣溫度達到干燥的初始溫度后,在干燥器內加入巖瀝青粉。
進一步的,所述干燥的初始溫度為370-390℃,所述干燥溫度不小于干燥的初始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水蒸氣和部分巖瀝青粉塵由引風機引出至除塵冷凝器中,進行除塵冷凝,冷凝水從除塵冷凝器的下料閥門排出,部分巖瀝青粉塵留在除塵冷凝器的下料閥門處的濾網(wǎng)上,回收后再次返回干燥器進行干燥。
進一步的,通過鼓風機將熱氣流輸送到干燥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路優(yōu)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北京路優(yōu)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611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