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64868.6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66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牛心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牛心紅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劉燕麗 |
| 地址: | 27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濕地單元 厭氧處理單元 沉淀池 穩定塘 厭氧池 格柵 分散式生活污水 農村生活污水 污水處理領域 自然生態處理 表面流濕地 污水 處理系統 生活污水 低成本 | ||
1.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包括厭氧處理單元、人工濕地單元、穩定塘單元;污水依次通過厭氧處理單元、人工濕地單元、穩定塘單元,經過各單元的共同作用,實現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所述厭氧處理單元包括格柵、沉淀池、厭氧池,污水通過格柵依次進入沉淀池和厭氧池;所述人工濕地單元采用表面流濕地處理技術進行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處理單元的厭氧池體積可容納至少48~72小時污水排放量,以使污水中有機物能充分消化水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單元密集栽植蘆葦、菖蒲等生存適應和耐污能力較強的功能植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單元中所種植的功能植物,在冬季之前進行收割,根部留30~50cm高茬,上面覆蓋草苫和塑料薄膜保溫,以確保一年四季均可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單元中,處理每立方米污水的濕地面積為8~12平方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單元的濕地形狀為淺河道型,淺河道型濕地中每隔4~6m設置15~25cm高的擋水埂以滯留污水促使凈化。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淺河道型濕地中每隔5m設置20cm高的擋水埂以滯留污水促使凈化。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單元的濕地形狀為池塘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塘單元的穩定塘中栽植有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放養有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單元和穩定塘單元的邊坡防護采用安全生態式護坡技術,即采用磚石塊砌成凸凹相間的形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牛心紅,未經牛心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486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污水的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污水凈化處理人工濕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