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河道淤泥無害化原位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4861.4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68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驥;王友濤;王立軍;薛鋮;李佰西;尹旭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1/06;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湯俊明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道 淤泥 無害化 原位 處理 方法 | ||
1.河道淤泥無害化原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驟1:抽排河道表層積水,露出淤泥面,表層污水另行進行無害化專業處置;
步驟2:在繁華區域或有居民區域,為防止河道淤泥有毒氣體揮發和惡臭,抽排淤泥面層積水后,及時噴灑生石灰層,覆蓋裸露淤泥面;
步驟3:淤泥污染分布檢測,現場抽芯取樣,進行有毒有機質和重金屬污染物含量和分布檢測;
步驟4:淤泥原位隔離,將河道或湖泊分隔成若干單元,分隔單元長度不大于30m,寬度不大于10m,按照分隔單元修建混凝土擋墻,擋墻寬度不小于80cm,為人員和機械預留工作面,擋墻高度結合地質條件與污染深度進行設計,擋墻底面標高低于淤泥受污染深度不小于50cm,擋墻頂面標高高于淤泥面標高不少于20cm;
步驟5:淤泥有害有機質原位處置,隔離擋墻達到養護強度后,注水稀釋淤泥層,將泥漿由固相轉化為液相,采用攪拌裝置來回攪拌,攪拌深度不小于有害有機質污染層以下20cm;針對有害有機質檢測結果,對含量最多的有害有機質進行優先處置,加入針對性的氧化劑,氧化劑品種和用量通過實驗進行確定;待處理完成含量最多的有害有機質后,再對第二含量的有害有機質進行處置,以此循環;
步驟6:淤泥有毒重金屬原位固化處置,經過有毒有機質處理的淤泥水拌合物有毒有機質成分大大減小,同時經過自沉淀作用,重金屬絕大部分沉淀進入淤泥層中,表層積水有毒物質大大減少,通過污水處理廠直接處置;抽排表層排水后,整平淤泥表面層,分隔單元內滿鋪等厚度生石灰和水泥拌合干料,然后采用攪拌裝置攪拌,攪拌深度不小于重金屬污染層以下20cm,攪拌一次成型,攪拌搭接范圍控制在5~10cm,形成水泥石灰土板結體;拌合完成后,采用小型壓實設備對板結體進行整平壓實;
步驟7:養護與隔離,對分隔單元進行全覆蓋養護,達到28天養護齡期后,對分隔單元面層進行硬底化隔離處置;根據隔離擋墻與固化層淤泥之間的高差,確定硬底化處置方案,采用漿砌片石形成隔離覆蓋層,達到隔絕重金屬,防止擴散的作用,同時便于后期河道、湖泊經年積淤的處置和景觀美化的目的。
2. 根 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淤泥無害化原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裝置設置包括:
在分隔單元長邊上設置的兩條通長導軌,導軌由一塊通長鐵板和兩塊豎向通長鐵板垂直焊接形成,并在兩側等間距設置垂直翼緣板固定,導軌與擋墻通過預留孔搭設膨脹螺栓固定;
活動機架,它通過與之固定的滑輪實現上下移動,每側設置兩個以上滑輪;
活動機架上設置一臺攪拌機,攪拌機兩端通過纜繩與兩端固定的自動卷揚機能作左右滑動相連接;
攪拌機下設置若干攪拌刀片,通過攪拌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淤泥無害化原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可在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移動,在同一分隔單元設置兩臺或以上活動攪拌機架以加快處置速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淤泥無害化原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擋墻底遇深厚軟弱地基進行木樁加固處理,避免擋墻不均勻沉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淤泥無害化原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劑選自高錳酸鉀、過氧化氫、芬頓試劑、過硫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486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凈化河道黑臭水體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重金屬污泥無害化處理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