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4796.5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47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彭昌海;石邢;黃璐;黃錦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S20/00 | 分類號: | F24S20/00;F24D15/04;F25B30/06;H02S10/10;H02S40/44;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弛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光電 光熱 建筑 一體化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系統,具體是一種輕薄、便于快速安裝與更換的,均勻降溫、高效集熱、高效發電、溫度可控的新型太陽能光伏/集熱/地源熱泵/溫差發電一體化系統(即BIPV/T復合系統),通過輕薄型的雙螺旋熱收集毛細管的集熱模塊,能均勻地降低溫,并且高效集熱和發電。同時通過復合的各種系統,能高效合理地利用收集的熱量,整個過程都具有可控性。輕薄的特點增加了其與建筑結合的可能性,有利于實現太陽能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系統(BIPV/T),尤其是太陽能光伏 /集熱/地源熱泵/溫差發電的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系統(即BIPV/T復合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商業化太陽能光伏電池有:光電轉化效率為13%~17%的單晶硅光伏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為11%~15%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為6%~8%的非晶硅光伏電池。對于太陽輻射總量,80%~90%的能量沒有轉化為電能,而是轉化為熱能或以電磁波形式輻射出去,使太陽能光伏電池溫度升高。對于硅基太陽電池,隨著溫度升高,效率降低的幅度不斷增大。研究表明,太陽能電池的理想工作溫度為25攝氏度,每上升1℃,單晶硅太陽電池的效率降低0.3%~0.5%,多晶硅太陽電池的效率降低0.4%。同樣,光伏陣列的使用壽命在較高的運行溫度下也會縮短。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PV/T)技術將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與太陽能集熱技術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和熱能,同時獲得兩種能量的收益,提高了系統太陽能的綜合利用率;冷卻流體可以將光伏電池的熱量帶走,從而達到對電池的冷卻作用,提高其光伏發電效率和PV陣列壽命。另外,PV/T在建筑行業的應用,應該充分考慮其與建筑完美結合的可能性,兼顧節能和美觀的要求。
PV/T集熱器的熱收集管徑一般比較粗,與背板接觸面小,不能有效地收集熱量和降低PV板的溫度;且冷熱管設計不合理會產生溫度梯度,造成電池板溫度分布不均勻,降低了電池板的使用壽命。集熱器較粗的集熱管徑和復雜的復合系統也造成PV/T構件過厚,質量過重,造成PV/T構件的安裝施工困難,美學效果不佳,不利于實現與建筑的結合。
目前對于低品位余熱的回收還相對比較欠缺,相對于髙品位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而言,低品位余熱在相同單位內包含的能量很低,利用難度大。但從能源利用的格局來看,低品位余熱將作為產能和用能的關鍵環節,對節能減排戰略的具體實施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能對收集熱量進行充分回收利用,對于實現零能耗建筑有著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輕薄、便于快速安裝與更換的,均勻降溫、高效集熱、高效發電、溫度可控的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系統(即BIPV/T復合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光電光熱建筑一體化系統,包括PV/T系統、地源熱泵系統、中高溫熱泵系統、低溫差發電系統、制冷系統、熱水系統、采暖系統、除濕系統和控制系統。
優選地,PV/T系統包括PV/T組件,第一動力泵、第一膨脹閥、第一補液器和第一熱交換器;
所述地源熱泵系統包括室外系統、第二動力泵、第三膨脹閥、第四補液器、第三換熱盤管和第一熱交換器;
所述中高溫熱泵系統包括高溫熱泵、第一三通球閥、第二膨脹閥、第二補液器、第二換熱盤管、第四換熱盤管和第一熱交換器,第二熱交換器;
所述低溫差發電系統包括第二熱交換器、熱端、冷端、冷卻室、半導體熱電器件、絕熱層、電壓變化及功率調節器和地源熱泵;
所述制冷系統包括中高溫熱泵、第一三通球閥、第二補液器、第二膨脹閥、第七換熱盤管、第四換熱盤管和第二熱交換器;
所述熱水系統包括第八換熱盤管、第二膨脹閥、冷熱水管道和第二熱交換器;
所述采暖系統包括第九換熱盤管、第二三通球閥、第三補液器和第二熱交換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47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伸縮的后排中央儲物扶手
- 下一篇:用于機動車座椅深度調整裝置的座墊承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