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64694.3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5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謁;王靜中;白海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市鑫業(yè)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3/34 | 分類號: | C25C3/34;C25C7/00;C25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眾通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 地址: | 014000 內(nèi)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nèi)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電解 金屬 旋轉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屬于電解爐領域。
背景技術
電解是電流通過物質(zhì)而引起化學變化的過程,化學變化是物質(zhì)失去或獲得電子的過程,電解過程是在電解池中進行的,電解池是由分別浸沒在含有正、負離子的溶液中的陰、陽兩個電極構成,電流流進負電極,溶液中帶正電荷的正離子遷移到陰極,并與電子結合,變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帶負電荷的負離子遷移到另一電極,給出電子,變成中性元素或分子。
現(xiàn)有技術公開了申請?zhí)枮椋篊N201620424459.9的一種稀土金屬電解爐,所述液壓升降裝置固定在電解爐的左側表面,所述支架連接在液壓升降裝置的上部,所述連接桿固定在支架的頂部,所述導電塊設置在連接桿的底部,所述鎢陰極設置在導電塊的表面,且導電塊與鎢陰極固定連接,所述爐蓋設置在電解爐的頂部,所述冷卻裝置設置在爐蓋的表面,所述尾氣輸送管道設置在鎢陰極的右側,所述除塵器連接在尾氣輸送管道的右端,所述溫度監(jiān)測器設置在電解爐的右側表面,所述電源調(diào)整裝置設置在溫度監(jiān)測器的下方,該稀土金屬電解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安全高效,但現(xiàn)有技術一直沿用固定爐體,陰陽兩極相對固定靜止的,造成了陰陽兩極消耗不均勻。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以解決陰陽兩極相對固定靜止的,造成了陰陽兩極消耗不均勻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其結構包括:入料閥門、陰極棒、保溫耐火缸套塊、滾動軸承、電機固定孔、電機轉軸筒、電機頂蓋、電機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支撐塊、坩堝反應筒、電解爐體,所述入料閥門安裝于電解爐體表面,所述陰極棒安裝于坩堝反應筒上方,所述保溫耐火缸套塊安裝于電解爐體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滾動軸承與電機轉軸筒通過電機固定孔活動連接,所述滾動軸承與陰極棒活動連接,所述電機固定孔與電機固定支架相連接,所述電機頂蓋安裝于電機轉軸筒上方,所述電機固定支架與電解爐體通過固定支架支撐塊相連接;
所述坩堝反應筒設有陽極片、坩堝內(nèi)壁、鉬鍋厚口、坩堝厚口,所述坩堝內(nèi)壁與坩堝厚口之間設有鉬鍋厚口,所述陽極片安裝于坩堝內(nèi)壁前方。
進一步地,所述入料閥門由入料閥門通圈、閥門翻蓋塊、閥門蓋貼合圈、閥門蓋內(nèi)槽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入料閥門通圈與閥門翻蓋塊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閥門翻蓋塊與閥門蓋貼合圈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閥門蓋內(nèi)槽安裝于閥門蓋貼合圈內(nèi)部。
進一步地,所述入料閥門為鋼鐵材料,硬度高穩(wěn)固性強。
進一步地,所述坩堝反應筒也是石墨坩堝,采用石墨材料制成,石墨材料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耐腐蝕,與酸、堿等不易反應。
進一步地,所述電解爐體是由鋼套和多層保溫耐火材料制成的圓柱型爐體。
進一步地,所述的鉬鍋厚口1002和坩堝厚口1003即鉬鍋和坩堝反應筒的厚口,而鉬鍋是鑲嵌在坩堝反應筒的底部。
本發(fā)明所述坩堝反應筒設有陽極片、坩堝內(nèi)壁、鉬鍋厚口、坩堝厚口,實現(xiàn)了爐體內(nèi)的坩堝反應筒旋轉,可以均勻電解,使電解反應無死角,陰極、陽極消耗下降,反應區(qū)的溫度變化均勻,讓稀土金屬化學指標配分均勻,非稀土雜質(zhì)得到穩(wěn)定控制。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入料閥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輕稀土電解金屬旋轉電解爐坩堝反應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入料閥門-1、陰極棒-2、保溫耐火缸套塊-3、滾動軸承-4、電機固定孔-5、電機轉軸筒-6、電機頂蓋-7、電機固定支架-8、固定支架支撐塊-9、坩堝反應筒-10、電解爐體-11、入料閥門通圈-100、閥門翻蓋塊-101、閥門蓋貼合圈-102、閥門蓋內(nèi)槽-103、陽極片-1000、坩堝內(nèi)壁-1001、鉬鍋厚口-1002、坩堝厚口-100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市鑫業(yè)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包頭市鑫業(yè)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46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