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3270.5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68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武海濤;馬紅媛;劉波;呂憲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8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蘆葦 根莖 移栽 建和 恢復 退化 濕地 植被 方法 | ||
1.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蘆葦根莖的挖取和保存:于春季3月底~4月上旬地表層土化凍深度達15cm后,在蘆葦群落自然生長地,采用間隔斑塊式挖取蘆葦根莖,所述間隔斑塊式挖取過程中參數:斑塊間隔為30m~50m,斑塊尺寸規格為n×3n;其中n=1~3,單位為m,挖取深度以挖取到水平根莖為準,然后將挖取的蘆葦根莖成堆垛起,噴水后用草席或稻草覆蓋以保持濕度,保存蘆葦根莖待移栽;
二、移栽地的翻耕整理:在挖取蘆葦根莖的同時,對待移栽地進行翻耕整理,翻耕深度為10cm~20cm,翻耕后耙平,沉降3~5天后移栽蘆葦根莖;
三、根莖移栽:將步驟一得到的蘆葦根莖的垂直根莖剪裁至長度為15cm~25cm,確保每個根莖有不低于2個節或芽,采用直徑為1cm~3cm的尖頭圓柱形木質器具或金屬類器具在翻耕后土壤上插穴孔,穴孔深度以覆土后蘆葦根莖露出土壤表層5cm~10cm為準,穴孔間距為30cm~50cm,將蘆葦根莖垂直插入穴孔中,然后覆土,踏實,完成移栽;
四、栽后補水和雜草清除管理:移栽后進行補水,補水至地表水深為2cm~4cm,移栽后30天內間斷性補水4次以補充蒸發水量,移栽后30天后自然生長,完成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重建和恢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蘆葦根莖的保存時間不超過5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待移栽地為退耕地時,采用整體翻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待移栽地為生長有少量其他植被的退化濕地時,僅對需要移栽的地塊進行翻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翻耕深度為1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將步驟一得到的蘆葦根莖的垂直根莖剪裁至長度為16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將步驟一得到的蘆葦根莖的垂直根莖剪裁至長度為20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蘆葦根莖移栽重建和恢復退化濕地蘆葦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穴孔間距為4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327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果桑綠色施肥方法
- 下一篇:土壤生態改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