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噪聲并聯配流結構四油口軸向柱塞變量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2875.2 | 申請日: | 201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1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剛;權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B1/22 | 分類號: | F04B1/22;F04B53/00;F04B53/10;F04B53/14;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噪聲 并聯 結構 四油口 軸向 柱塞 變量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噪聲并聯配流結構四油口軸向柱塞變量泵。該泵由殼體、泵前蓋、泵后蓋、主軸、斜盤搖架、回程盤、缸體、配流盤、柱塞、滑靴、軸承、變量控制機構等零件組成。該泵的缸體具有十個柱塞孔,分成兩組,每組五個,分別位于不同的分度圓上,柱塞與缸體柱塞孔相適配;缸體中心設有花鍵孔,主軸穿過缸體與花鍵孔配合;缸體配流端面與配流盤組成摩擦副,缸體柱塞孔內的柱塞其滑靴部分與斜盤搖架組成摩擦副;泵后蓋上平面配流面與配流盤對應端面為靜連接;配流盤采用內、外環配流的窗口結構形式,吸排油配流窗口以上下死點連線為對稱呈并聯雙環結構;泵后蓋具有四個油口,各自獨立,四個油口的組合應用可使該柱塞泵具有不同的工作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向柱塞變量泵技術,具體為一種低噪聲并聯配流結構四油口軸向柱塞變量泵。
背景技術
電液控制技術分閥控和泵控兩大類。目前廣泛應用的閥控技術最大的不足是存在大的節流損失,能量效率低。低的能量效率不僅增大了系統裝機功率,還引起系統發熱,附加的冷卻裝置進一步增大了系統裝機功率和成本,發熱也是造成液壓系統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閥控系統大都是采用開式回路,油液使用量大,處理廢油時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采用直接泵控技術,應用泵控原理,可較閥控系統提高能量效率,減少系統發熱,降低裝機功率,是當今的研究熱點。目前軸向柱塞變量泵直接控制對稱缸的技術已經達到成熟的水平,被廣泛應用。但在軸向柱塞變量泵直接控制差動缸方面,雖已進行了大量研究,技術水平也大幅提高,但由于差動缸兩腔流量存在差異,現有技術仍不理想,在實際使用時,需引入外部液壓系統或元件輔助軸向柱塞變量泵共同驅動差動缸運動,而沒有找到一種能像控制對稱缸一樣,只需采用一個軸向柱塞變量泵就可自動平衡差動缸的不對稱流量,控制其運動。目前軸向柱塞變量泵直接控制差動缸的應用存在成本高、技術復雜,只適用于某些特定負載工況等問題,其廣泛應用受到制約。同時,對于同步控制回路,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方法除閥控外,還有容積調速方式,就是采用兩個泵共同控制兩個執行元件或是單泵控制單個同步馬達或油缸;此外,開式回路標準雙油口軸向柱塞變量泵只能用于單向旋轉,目前國內還沒有既可以單向旋轉又能雙向旋轉,既能用于開式回路又能用于閉式回路,還能直接控制驅動兩個同步執行機構的軸向柱塞變量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軸向柱塞泵無法雙向旋轉導致其不能既用于開式回路又能用于閉式回路且工作噪聲較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低噪聲并聯配流結構四油口軸向柱塞變量泵。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低噪聲并聯配流結構四油口軸向柱塞變量泵,包括殼體、泵后蓋、泵前蓋、缸體、主軸、傾斜角度可調節的斜盤搖架、回程盤、配流盤和一端設有滑靴的柱塞;所述主軸依次穿過分別開在斜盤搖架、回程盤、缸體以及配流盤上的中心孔并與缸體固定連接;泵后蓋上的配流面為平面,配流盤對應端面為平面,配流盤與泵后蓋配流面之間為平面靜連接,配流盤與缸體配流面之間為平面旋轉配流;缸體上環繞其中心孔開有十個柱塞孔,每個柱塞孔內設有一個柱塞,柱塞孔軸線與主軸軸線平行;柱塞其滑靴與斜盤搖架組成摩擦副;每個柱塞孔均通過一個配流孔貫通至缸體的配流面;所述配流孔分成兩組,每組五個,兩組配流孔在缸體的配流面上的端口分別位于兩個不同的分度圓上進而分別構成一組內側配流孔和一組外側配流孔且內側配流孔和外側配流孔呈間隔設置;開在配流盤上的配流窗口采用內、外環配流的窗口結構形式,所述配流窗口以配流盤的上下死點連線為對稱軸呈并聯雙環結構,進而構成一對內環配流窗口和一對外環配流窗口;所述一對內環配流窗口用于和各個內側配流孔相貫通,所述一對外環配流窗口用于和各個外側配流孔相貫通;泵后蓋設有各自獨立的四個油口,每個油口均通過開在泵后蓋內部的相互獨立的配流油道與一個配流窗口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28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