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備殼體及其加工方法、治具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2036.0 | 申請日: | 201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75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寰宇;石莎莎;王少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H04M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李威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殼體 及其 加工 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是關于設備殼體及其加工方法、治具及電子設備,其中設備殼體包括:本體、裝飾膜層和涂覆層。所述本體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主體部和邊沿部,所述邊沿部包括可視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內表面連通。所述裝飾膜層覆蓋所述內表面,所述涂覆層覆蓋所述配合面。本公開通過為透明材質設備殼體的內部貼合裝飾膜層,并且為裝飾膜層未覆蓋的其他可視的邊沿部分設置涂覆層,使涂覆層與裝飾膜層的顏色一致,從而提升設備殼體及組裝有該設備殼體的電子設備的外觀效果。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設備殼體及其加工方法、治具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透明材質的手機殼體的流行,其外觀顏色效果的實現成為了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點,在相關技術中,透明的手機殼體主要通過在殼體內表面貼合裝飾膜的方式來保證外觀效果。而目前的貼合工藝為了避免裝飾膜突出殼體邊界進而沾染異物或影響外觀,往往會內縮裝飾膜的尺寸,這就在透明手機殼的邊界處存在未被裝飾膜層覆蓋的區域形成亮邊。所述亮邊的顏色與裝飾膜層的顏色不一致,因此影響手機殼體以及組裝有該手機殼體的手機的外觀效果。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設備殼體及其加工方法、治具及電子設備,以提升設備殼體以及使用所述設備殼體的電子設備的外觀效果。
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設備殼體,所述殼體包括:本體、裝飾膜層和涂覆層;
所述本體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本體包括主體部和邊沿部,所述邊沿部包括可視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內表面連通;
所述裝飾膜層覆蓋所述內表面;所述涂覆層覆蓋所述配合面,且所述涂覆層與所述裝飾膜層的外觀一致。
進一步地,所述配合面為所述本體在所述邊沿部處的側面,所述邊沿部向內彎曲,使所述配合面與所述內表面呈平行設置。由于在實際應用中,手機殼體需要與手機中框或者手機的其他部件粘接固定,因此另配合面與內表面平行能夠便于手機整體的組裝。
進一步地,所述裝飾膜層粘接在所述內表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涂覆層由涂覆材料噴涂或印刷于所述配合面而形成。
進一步地,涂覆材料包括油墨。
根據本公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設備殼體的加工方法,所述設備殼體包括本體、裝飾膜層和涂覆層,所述本體包括主體部和邊沿部,所述邊沿部包括可視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內表面連通;所述方法包括:
將所述裝飾膜層粘接在所述內表面上;
將涂覆材料涂覆在所述配合面上形成所述涂覆層。
進一步地,將涂覆材料涂覆在所述配合面形成所述涂覆層,包括:將涂覆材料噴涂或印刷在所述配合面形成所述涂覆層。
進一步地,在涂覆之前,對所述裝飾膜層進行遮擋,避免涂覆材料覆蓋在裝飾膜層上,對手機殼體的外觀造成影響。
根據本公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種治具,用于使上述涂覆材料涂覆在所述配合面上形成而所述涂覆層,包括:底座和蓋板,且所述底座與所述蓋板的相對位置固定;
所述底座向內凹陷,在所述底座與所述蓋板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以收容所述設備殼體;所述蓋板上設有適配于所述配合面的開口。
根據本公開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種電子設備,組裝有上述的設備殼體。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公開通過為透明材質設備殼體的內部貼合裝飾膜層,并且為裝飾膜層未覆蓋的其他可視的邊沿部分設置涂覆層,使涂覆層與裝飾膜層的顏色一致,從而提升設備殼體及組裝有該設備殼體的電子設備的外觀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20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終端的框體以及移動終端
- 下一篇: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