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運行應用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59749.1 | 申請日: | 201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3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品;田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馬云(天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8 | 分類號: | G06F9/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區京***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可執行文件 資源文件 操作系統 用戶隱私信息 運行應用 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登錄信息 請求調用 信息存儲 用戶體驗 用戶隱私 預定路徑 啟動時 刪除 存儲 消耗 返回 節約 應用 安全 | ||
本發明提供的電子設備運行應用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修改操作系統的第一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使可執行文件按照預定路徑向操作系統請求調用資源文件時,操作系統向可執行文件返回指定目錄的文件。只要電子設備上存儲了可執行文件和少量可執行文件啟動時必須的資源文件,可執行文件對應的應用就可以先行啟動,有效節約了安裝大量資源文件消耗的時間,提高了用戶體驗。同時,登錄信息等涉及用戶隱私的信息存儲在指定目錄中,刪除指定目錄即清除了電子設備上的用戶隱私信息,充分保障了用戶隱私信息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運行應用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具有操作系統的電子設備,例如個人計算機、移動終端等,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子設備的重要功能是運行各種應用,應用指能夠在某種操作系統中運行的軟件或程序。目前電子設備的用戶需要的應用越來越多,而電子設備的存儲空間是有限的,導致很多用戶需要的應用沒有足夠的存儲空間安裝。
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Mac、IOS、Linux以及在Linux基礎上衍生的操作系統如Android等,應用都是通過安裝包進行安裝的。安裝包運行后會產生大量的文件,這些文件位于一個或多個頂層父目錄下,形成一定的目錄層次關系,頂層父目錄的位置及頂層父目錄下的子目錄結構由操作系統和安裝包共同決定。安裝包運行后產生的文件,一類是可執行文件(有時也稱可執行程序),可執行文件可以在操作系統中運行,運行時在操作系統中生成與可執行文件對應的進程;另一類文件自身無法在操作系統中運行,其作用是供可執行文件在運行過程中調用,這一類文件統稱為資源文件。安裝包運行后形成的目錄層次關系,能夠確定任何一個資源文件的具體路徑,為可執行文件調用資源文件提供了方便。應用正常運行,可執行文件和資源文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分析可執行文件和資源文件的大小會發現,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統中應用的可執行文件都較小,一般最大幾十MB;而應用的資源文件可能很大,一些應用的資源文件累計達到數百GB。一個自然的想法,應用先安裝可執行文件和少量可執行文件啟動時必須的資源文件,后續在可執行文件運行過程中逐步下載資源文件。然而,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統并不直接支持上述想法,如何實現上述想法尚未見報道。
在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內容,有助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不應據此認為這些內容一定屬于現有技術或公知常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部分反映的缺陷,本發明提供電子設備運行應用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電子設備運行應用的方法,包括:
修改操作系統的第一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使可執行文件按照預定路徑向操作系統請求調用資源文件時,操作系統向可執行文件返回指定目錄的文件。
進一步的,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操作系統中啟動進程,所述進程使用第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加載可執行文件。
進一步的,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修改可執行文件使第一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成為可執行文件的內部函數。
進一步的,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操作系統為安卓系統,所述的第一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包括安卓系統的Context.getFilesDir()或Context.getCacheDir()或Context.getExternalFilesDir()或Context.getExternalCacheDir()或SQLiteDatabase.openOrCreateDatabase()或Context.getSharedPreferences()或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Directory()或AssetManager中獲取資源文件的接口。
進一步的,所述的指定目錄為掛載的非本地目錄。
進一步的,所述的指定目錄存儲可執行文件對操作系統返回的文件進行寫操作形成的文件或者可執行文件創建的新文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馬云(天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海馬云(天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97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