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點傳輸誤差分析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5787.X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7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鄭夢含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堯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4/00 | 分類號: | H04W64/00;H04B17/39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趙勍毅 |
| 地址: | 518115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點 傳輸 誤差 分析 方法 系統 | ||
1.一種節點傳輸誤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利用影響信號傳輸的環境影響參數建立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
步驟b:對所述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進行迭代分析,并建立多跳模型;
步驟c:根據所述多跳模型的多跳傳輸線路建立協同模型,通過所述協同模型分析信號傳輸過程中的節點傳輸誤差;
在所述步驟c中,通過所述協同模型分析信號傳輸過程中的節點傳輸誤差還包括:以節點間傳輸的誤差累積作為分析誤差的指標,并計算誤差補償值,通過誤差補償值在定位過程中進行定位誤差校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點傳輸誤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傳輸誤差分為通信誤差和測量誤差,所述測量誤差服從正態分布其中k代表通信的始節點;所述通信誤差影響因素包括傳輸距離、傳輸衰減因子以及信噪比,所述通信誤差分析公式為:
在上述公式中,與信噪比相關,α為傳輸衰減因子,k,n表示通信的始末節點,表示始末節點的通信誤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點傳輸誤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對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進行迭代分析的公式為:
State 1:Node(1)→Node(1),δ1′2=δ12
State 2:
...
State n:
在上述公式中,表示傳輸誤差,表示測量誤差;
所述多跳模型下的節點傳輸誤差為:
在上述公式中,定義傳輸距離因子λi=D(d′ij),i表示末節點,j表示始節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點傳輸誤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還包括:通過信號傳輸模型估測協同定位模式下的目標定位節點的誤差下限,所述信號傳輸模型是指對信號傳輸構成干擾的損耗模型;所述目標定位節點的誤差下限的估測方式為:針對目標定位節點,存在N個參與定位的節點向量Θ=[θ1,...θN],并且傳輸誤差δ=g(I),其中,I表示通信信息量,則目標定位節點的誤差下限為δ≥g(IA)-g(IΔ),
5.一種節點傳輸誤差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建立模塊:用于利用影響信號傳輸的環境影響參數建立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
多跳模型建立模塊:用于對所述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進行迭代分析,并建立多跳模型;
協同模型建立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多跳模型的多跳傳輸線路建立協同模型,通過所述協同模型分析信號傳輸過程中的節點傳輸誤差;
其中,協同模型建立模塊通過所述協同模型分析信號傳輸過程中的節點傳輸誤差還包括:以節點間傳輸的誤差累積作為分析誤差的指標,并計算誤差補償值,通過誤差補償值在定位過程中進行定位誤差校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節點傳輸誤差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建立模塊建立單節點傳輸誤差模型具體包括:所述傳輸誤差分為通信誤差和測量誤差,所述測量誤差服從正態分布其中k代表通信的始節點;所述通信誤差影響因素包括傳輸距離、傳輸衰減因子以及信噪比,所述通信誤差分析公式為:
在上述公式中,與信噪比相關,α為傳輸衰減因子,k,n表示通信的始末節點,表示始末節點的通信誤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堯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堯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578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網平衡設備、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半導體器件及其測試方法和集成電路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