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母線主接線圖可視化配置形成母差構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5748.X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7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風光;呂航;鮑凱鵬;丁杰;代家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7/22 | 分類號: | H02H7/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葛瀟敏 |
| 地址: | 211102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母線 接線 可視化 配置 形成 構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通過母線主接線圖可視化配置形成母差構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繪制母線,為各母線指定小差范圍,與程序注冊輸出的母線小差元件一對一關聯,并完成裝置參數“母線條數”的關聯設定;步驟2,繪制各母線元件,與程序注冊輸出的各母線元件一對一關聯,根據各元件所連接母線、CT極性完成各元件的拓撲參數設定;步驟3,根據母線上各元件的拓撲參數設定,形成母線保護差動構成,母線保護裝置配置完成。此種方法可解決現有技術中手工配置各元件拓撲參數,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錯的問題,解決配置母線主接線圖與手工配置各元件拓撲參數存在工作內容重復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母線主接線圖可視化配置形成母線保護差動(母差)構成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電力系統中主接線方式及運行方式繁多,傳統的母線差動保護僅僅是以母線為對象,但由于母線主接線的千變萬化,給選擇元件的差動構成造成困難,有時不得不因為某些特殊的主接線而更改差動構成邏輯,導致母線保護裝置型號多,程序升級維護工作量大。
專利面向對象的母線保護設置方法(CN101609979A),將母線主接線系統中的支路開關,母聯或分段開關、電壓互感器、互聯刀閘等母線元件作為基本構成對象,為每一基本構成對象分別建立各自類型的拓撲參數,手工配置各母線元件的拓撲參數,根據這些配置信息,形成被保護母線的拓撲結構,然后保護通過解析對象的配置信息完成母線差動范圍的自適應構造。
母線上連接的元件類型與數量較多,手工配置各元件拓撲參數,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現配置出錯的情況,配置母線主接線圖作為母線保護開發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該工作與手工配置各元件拓撲參數存在工作內容的重復,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通過母線主接線圖可視化配置形成母線保護差動構成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母線主接線圖可視化配置形成母差構成的方法,其可解決現有技術中手工配置各元件拓撲參數,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錯的問題,解決配置母線主接線圖與手工配置各元件拓撲參數存在工作內容重復的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通過母線主接線圖可視化配置形成母差構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繪制母線,為各母線指定小差范圍,與程序注冊輸出的母線小差元件一對一關聯,并完成裝置參數“母線條數”的關聯設定;
步驟2,繪制各母線元件,與程序注冊輸出的各母線元件一對一關聯,根據各元件所連接母線、CT極性完成各元件的拓撲參數設定;
步驟3,根據母線上各元件的拓撲參數設定,形成母線保護差動構成,母線保護裝置配置完成。
上述步驟2中的母線元件為支路元件,繪制各母線上的支路元件時,與程序注冊輸出的母線各支路元件一對一關聯,根據各支路元件所連接母線、CT極性完成支路元件的拓撲參數設定,解析原則為:
a)該元件連接母線條數等于1時,該元件為固定連接;
b)該元件連接母線條數大于1時,該元件非固定連接;
c)該元件CT極性端靠近母線側時,該元件所連接母線的拓撲信息生成至END1對應拓撲參數;
d)該元件CT極性端不靠近母線側時,該元件所連接母線的拓撲信息生成至END2對應拓撲參數;
e)該元件連接旁母,旁母刀閘在支路CT與支路開關之間時,該支路元件所連接旁母的拓撲信息生成至END3對應拓撲參數。
上述步驟2中的母線元件為母聯或分段元件,繪制各母線上的母聯或分段元件時,與程序注冊輸出的母聯或分段元件一對一關聯,根據母聯或分段元件所連接母線、CT極性完成母聯或分段元件的拓撲參數設定,解析原則為:
a)該元件連接母線條數等于1時,該元件為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574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