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55672.0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7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鈺杰;王易;余思遠;蔡鑫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0/50 | 分類號: | H04B10/50;H04B10/516;H01S5/22;H01S5/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拍頻 信號 發射 芯片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環激光器(1)、多模干涉耦合器(2)、靜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3)、動態調制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4)、輸出定向耦合器與輸出波導(5)和半導體晶元(6);所述的靜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3)和動態調制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4)均與多模干涉耦合器(2)連接,同時,在這兩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上制作共面金屬傳輸線,完成電信號到光信號的直接上轉換,實現電信號的直接調制和發射;所述多模干涉耦合器(2)、輸出定向耦合器與輸出波導(5)均與微環激光器(1)連接;所述的半導體晶元(6)與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中的其他器件連接;
在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背面增加共地電極,實現注入電流獨立可調;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利用光混頻、邊模注入鎖定以及光反饋回路的物理機理,輸出一個低噪聲的拍頻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環激光器(1)、多模干涉耦合器(2)、靜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3)、動態調制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4)和輸出波導均為脊形結構,其中脊形臺寬度范圍為500nm~1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環激光器(1)的周長范圍為50mm~5000mm;所述的靜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3)和動態調制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4)的光柵周期范圍為50nm~1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3)和動態調制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4),在其上面制作的共面金屬傳輸線和信號線與底線之間的間距范圍為5mm~5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波導上分有介質材料填充,其厚度范圍為100nm~5mm。
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種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拍頻信號發射芯片,將兩個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輸出的信號分別對準微環激光器(1)內兩個激射縱模進行注入鎖定,再由微環激光器(1)光混頻效應產生相位關聯,又由微環激光器(1)的背向散射建立光反饋回路,三種物理機理共同起作用,輸出一個低噪聲的拍頻信號。
7.一種動態調制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半導體襯底(404)上依次外延生長n型半導體層,多量子阱有源芯層(403),以及p型半導體層;
b)依次對外延生長完畢的晶圓進行掩膜生長、圖形產生、臺階刻蝕,得到脊波導(401)、外圍脊形臺(402)和晶圓臺面;
c)在晶圓上依次沉積鈍化層(405)和介質層(406);
d)在晶圓上依次旋涂光刻膠,曝光,熱回流,等離子體刻蝕,制備電極接觸窗口;
e)在晶圓上進行金屬沉積,制備傳輸線信號電極(407)、傳輸線地電極(408)和背面共地電極(409)。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鈍化層(405)的材料為二氧化硅或氮化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567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罩(炮彈中柱)
- 下一篇:藝術瓷器(紅白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