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4229.1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46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左希慶;朱景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B9/08 | 分類號: | B23B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李靈鋒 |
| 地址: | 313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彎頭 傳送機構 對管 自動加工裝置 機械手 送料機構 傳動軸 管彎頭 種管 加工 夾持移位機構 裝料 車削機構 定位螺栓 全自動化 彎頭加工 盛料槽 液壓缸 運行時 支撐板 半槽 傳動 刀頭 夾持 卡牢 限位 貨架 摩擦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機構、夾持移位機構、傳送機構和車削機構。本發明的送料機構可以自動將物料從貨架上送至盛料槽,然后通過機械手將管彎頭送至傳送機構,當傳送機構上的物料擺滿,通過液壓缸動作對管彎頭進行夾持,最后刀頭對管彎頭進行加工,實現了整個裝料、送料到加工的全自動化;其中巧妙的運用到機械手來防止管彎頭脫落,巧妙的將傳動軸上設置凹槽,防止定位螺栓在運行時與傳動軸摩擦;并在支撐板上設置半槽結構,不但可以起到對管彎頭加工時的限位,而且當加工完,繼續傳動時,不會被卡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企業對管彎頭的加工,都是人工送料,然后通過機床對管彎頭進行加工,這樣存在效率低下、危險系數高、工作量大等缺點,在人力資源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貴的今天,已經不能滿足正常生產的需求,因此設計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以滿足自動化生產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機構、夾持移位機構、傳送機構和車削機構,
所述送料機構包括貨架、升降架和升降活塞,貨架由底板、頂板和設置在四周的立柱構成,立柱上設置有滑槽;升降架由托板、傾斜下料板和導向框構成,導向框四角設置有與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塊,傾斜下料板至少設置兩層;所述底板上設置所述升降活塞,升降活塞的活動端連接所述托板;貨架的一側設置擋板,擋板下沿設置盛料槽,擋板下部還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與管彎頭的大小相匹配,出料口位于盛料槽正上方;
所述夾持移位機構包括機械手、機械手活塞和機械手活塞固定座,機械手活塞固定座設置在貨架的擋板上,機械手活塞配合設置在機械手活塞固定座上,機械手設置在機械手活塞的活動端;機械手由卡鉗、卡鉗軸、直線電機、推桿和復位彈簧構成,直線電機設置在機械手活塞的活動端上方,直線電機輸出端連接卡鉗軸,卡鉗軸下方與卡鉗上部相配合,推桿套接設置在卡鉗軸外部,推桿一端固定在機械手活塞的活動端下方,推桿另一端設置限位卡鉗的卡鉗座,卡鉗的銷軸與卡鉗座相配合,復位彈簧設置在卡鉗上部;
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傳送架、傳送帶、傳送電機和傳動軸,傳動軸設置在傳送架上,傳送帶繞設在傳動軸上,傳送帶上設置有管彎頭工裝下部,傳送電機設置在傳送架一端并驅動一根傳動軸;傳送架下方設置有底座,傳送架上方設置有液壓缸安裝板,液壓缸安裝板上設置多個液壓缸,液壓缸的液壓活塞連接設置管彎頭工裝上部,管彎頭工裝上部設置的間距與管彎頭工裝下部設置的間距相對應,管彎頭工裝上部和管彎頭工裝下部配合夾持管彎頭;
所述的車削機構包括刀頭座、進給直線電機、刀頭電機和刀頭,進給直線電機和刀頭電機均設置在刀頭座上,刀頭座上設置有滑軌,進給直線電機固定設置在刀頭座上,刀頭電機通過滑座配合設置在刀頭座的滑軌上,進給直線電機的輸出端連接刀頭電機,刀頭電機的輸出端設置刀頭,刀頭電機能夠在進給直線電機驅動下移動;
所述車削機構設置為多組,且車削機構對稱設置在傳送架兩側,與所述管彎頭工裝上部相配合。
所述的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彎頭工裝下部通過定位螺栓固定在傳送帶上,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螺栓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位置與所述定位螺栓位置相對應。
所述的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架上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位于液壓缸的正下方。
所述的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半槽結構,半槽結構與所述定位螺栓相配合。
所述的一種管彎頭自動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彎頭工裝上部和管彎頭工裝下部均設置有與管彎頭相匹配的凹陷結構,管彎頭工裝下部的凹陷結構兩側設置有彈性限位條,管彎頭工裝上部設置有與彈性限位條相配合的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42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