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阻燃抗靜電紗線及其面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4225.3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8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磊;槐向兵;黃偉廣;王青海;胡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陸億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1G13/00;D01D5/06;D03D15/00;D01F6/92;D01F1/09;D06M1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趙海波 |
| 地址: | 223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紗線 石墨烯 阻燃抗靜電 滌綸復合纖維 纖維 阻燃滌綸纖維 改性石墨烯 生產成本低 導電性能 滌綸紡絲 滌綸阻燃 服用性能 靜電現象 耐氣候性 濕法紡絲 物理性能 阻燃性能 防輻射 復合液 混紡紗 除螨 紡制 回潮 面料 申請 保證 | ||
1.一種阻燃抗靜電紗線,其特征在于:是由2-5wt%石墨烯-滌綸復合纖維(1)、60-65wt%滌綸阻燃纖維(2)和30%-38wt%雅賽爾纖維(3)紡制而成;所述石墨烯-滌綸復合纖維(1)由石墨烯-滌綸紡絲復合液通過濕法紡絲獲得,所涉及的石墨烯為改性石墨烯;所述改性石墨烯為石墨烯馬來酸單酯,其制備方法:采用雙氧水氧化石墨烯獲得具有邊緣羥基的石墨烯,然后讓具有邊緣羥基的石墨烯與馬來酸酐反應,并以三氟甲磺酸稀土鹽為催化劑活化石墨烯的邊緣羥基,制得石墨烯馬來酸單酯,石墨烯與馬來酸酐的添加摩爾比為1:0.7-2.0;
所得的改性石墨烯提純后與滌綸聚酯切片按照50:(1-3)的質量比混合后制成顆粒狀成纖高聚物,然后再深解形成石墨烯-滌綸紡絲復合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靜電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滌綸阻燃纖維(2)為磷含量在6500-7000ppm,極限氧指數(L.O.I)不小于35的磷系阻燃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抗靜電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滌綸阻燃纖維(2)為用含磷單體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磷酸酯(DMMEP)對滌綸進行接枝共聚形成的阻燃改性纖維。
4.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阻燃抗靜電紗線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紡紗準備:
① 根據每批需要紡制的紗線紗支、重量及三種纖維的比例計算紡紗所需三種纖維的重量,
② 將預開松之后的全部石墨烯-滌綸復合纖維(1)、部分滌綸阻燃纖維(2)和部分雅賽爾纖維(3)按照1:20:10的質量比經過4次均勻混合后形成纖維網喂入梳棉機,經過梳棉工藝制成的三組分混合生條,采用全部石墨烯-滌綸復合纖維、部分滌綸阻燃纖維和部分雅賽爾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先混合制備生條,然后在并條中進行多步混合的方法,可以確保在抗靜電紗線中石墨烯-滌綸復合纖維的均勻分布;
③ 將預開松之后的剩余的滌綸阻燃纖維(2)、剩余的雅賽爾纖維(3)喂入混棉機經過4次均勻混合后形成纖維網喂入梳棉機,經過梳棉工藝形成混合生條,
將剩余滌綸阻燃纖維和剩余雅賽爾纖維在混棉機上均勻混合之后制成的生條與含有不銹鋼纖維的混合生條并合;
④ 將②和③所得生條在并條機上采用并條工藝形成預定比例的均勻混合熟條;
(2)細紗:
將步驟④熟條喂入渦流紡紗機,其中,紡紗速度為280-360m/min,總牽伸倍數200-400倍,主區牽伸45-55倍,中區牽伸倍數2-4倍,后區牽伸倍數1-2倍,羅拉中心距44.5mm×43mm×45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抗靜電紗線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②和③中所述梳棉工藝中錫林-蓋板五點隔距8mm、7mm、7mm、7mm、8mm,錫林-刺輥隔距8mm,錫林-道夫隔距5mm,步驟④所述并條工藝為三道并條,車速控制在220-260m/min,羅拉隔距10×16mm,羅拉中心距50×51mm,熟條定量為2.9-4.0g/m,三道并條均采用8根條子并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靜電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滌綸復合纖維(1)細度為1.3-1.6D,長度為30-33mm,滌綸阻燃纖維(2) 1.2-1.5D,長度為35-4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靜電紗線的應用,其特征在于,作為經和緯紗,或作為經、緯紗之一與紡織纖維在織機上交織成坯布,經過整理加工形成一種阻燃抗靜電面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陸億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陸億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422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