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Kinect的Darwin機器人關節映射解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3882.6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10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鄧曉燕;鄭鎮城;林燦光;潘文俊;張廣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羅觀祥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kinect darwin 機器人 關節 映射 解析 方法 | ||
1.一種基于Kinect的Darwin機器人關節映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1、利用Kinect采集人體關節點P的骨骼數據,其中,所述人體關節點P的骨骼數據包括:頭部、頸部、軀干、左肩、左肘、左手、右肩、右肘、右手、左臀、左膝、左腳、右臀、右膝、右腳,用P1-P15表示;
S2、建立基于人體的參考坐標系,并將人體關節點P的骨骼數據映射到該坐標系上,通過同一骨架的兩個關節點可以得到Darwin機器人的單位關節矢量V,其中,所述單位關節矢量V包括:頭部矢量、頸部矢量、左上臂矢量、左下臂矢量、右上臂矢量、右下臂矢量、左大腿矢量、左小腿矢量、右大腿矢量、右小腿矢量,用V1-V10表示;
S3、通過歐拉旋轉分析,將關節矢量V解析得到Kinect與Darwin機器人共同關節的相應轉動角度θ;
S4、對Darwin機器人腳部擴展關節進行重心穩定分析,得到Darwin機器人單、雙腳穩定站立的腳關節角度,對舵機的轉動角度θ進行計算和校準;
定義機器人初始狀態為人體的站立姿態,則所有關節矢量的初始坐標可表示[0 -1 0]T,根據歐拉旋轉關系可以得到變換陣Re,可以得到關節矢量V=Re[0 -1 0]T,其中Re與旋轉順序、次數和旋轉軸有關,有一到多個旋轉算子組成,旋轉算子RX(θ)、RY(θ)、RZ(θ)分別表示繞坐標系X、Y、Z軸旋轉θ角的變換陣,有:
θ角的ID號為i的舵機轉過的對應角度為θi,第i個關節矢量Vi的各軸分量分別表示為VXi、VYi、VZi;
Darwin機器人頭部有2個舵機,ID為19和20,ID19舵機級聯ID20舵機,ID19控制Y轉向,ID20控制X轉向;
Darwin機器人左右手各有3個舵機,ID為1-6,其中,關于右手,ID1舵機級聯ID3舵機,再級聯ID5舵機,ID1控制右手X轉向,ID3控制右手Y轉向,ID5控制右手Z轉向,關于左手,ID2舵機級聯ID4舵機,再級聯ID6舵機,ID2控制左手X轉向,ID4控制左手Y轉向,ID6控制左手Z轉向;
Darwin機器人左右腳各有6個舵機,ID為7-18,關于右腳,ID7舵機級聯ID9舵機,再級聯ID11舵機,再級聯ID13舵機,再級聯ID15舵機,再級聯ID17舵機,ID7控制右腳Y轉向,ID9控制右腳Z轉向,ID11控制右腳X轉向,ID13控制右腳X轉向,ID15控制右腳X轉向,ID17控制右腳Z轉向;關于左腳,ID8舵機級聯ID10舵機,再級聯ID12舵機,再級聯ID14舵機,再級聯ID16舵機,再級聯ID18舵機,ID8控制左腳Y轉向,ID10控制左腳Z轉向,ID12控制左腳X轉向,ID14控制左腳X轉向,ID16控制左腳X轉向,ID18控制左腳Z轉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Kinect的Darwin機器人關節映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θ1、θ2的取值范圍(-π π),其他角度的取值范圍另外,θ3、θ5、θ6、θ9、θ10只能取正,θ4、θ13、θ14、θ20只能取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38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