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Docker技術的CDN動態內容加速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3877.5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50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彭揚;潘建勝;張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友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29/12;G06F8/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11337 | 代理人: | 于國富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docker 技術 cdn 動態 內容 加速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Docker技術的CDN動態內容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后臺操作系統請求網站DNS服務器對用戶請求內容所對應的URL進行主機名解析;
S2,網站DNS服務器將解析權轉交給CDN專用DNS服務器,CDN專用DNS服務器將CDN邊緣計算服務器的IP地址返回給用戶;
S3,根據所述IP地址,用戶向CDN邊緣計算服務器請求目標URL指向的資源;
S4,CDN邊緣計算服務器根據所述資源的后綴判斷所述資源是否為動態內容,如果是,則向Docker倉庫請求包含所述資源的程序和數據庫的Docker鏡像,進入S5;如果否,則進行靜態內容查詢,進入S6;
S5,下載所述鏡像,啟動Docker容器,執行所述鏡像中的程序,生成所述程序對應的動態內容,并反饋給用戶;
S6,判斷本地緩存中是否存在所述資源的緩存,如果是,則直接調取并反饋給用戶;如果否,則從數據中心調取請求所述資源,緩存到CDN邊緣計算服務器中并反饋給用戶;
所述動態內容為后綴名稱是jsp、php、action或do的內容;所述靜態內容為后綴名稱是jpg、png、js或html的內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之前還包括:程序開發者將開發完成的生成動態內容的程序封裝成Docker鏡像上傳到Docker倉庫;同時,程序開發者還會將開發完成的生成動態內容的程序部署到數據中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開發者將開發完成的生成動態內容的程序封裝成Docker鏡像上傳到Docker倉庫,更具體的為:
S01,程序開發者從Docker倉庫獲取所需的基礎鏡像,啟動基礎鏡像并完成程序開發,對開發完成后封裝得到的Docker鏡像命名,名稱為A,并存儲到Docker鏡像倉庫;
S02,建立名稱為A的Docker鏡像與所述動態內容的程序所對應域名的映射關系;
S03,將所述動態內容的程序所對應域名的DNS服務器配置到CDN專用DNS服務器,并將域名解析管理權轉給CDN專用DNS服務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CDN邊緣計算服務器檢查Docker容器的訪問情況,在Docker鏡像空閑時間超過Docker容器停止門限時,停止Docker容器;在無訪問時間超過Docker容器刪除時間時,刪除Docker容器和Docker鏡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CDN專用DNS服務器根據所述用戶所處的地理位置,將所述URL所對應的域名解析到距離用戶最近的CDN邊緣計算服務器的IP地址。
6.一種實現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Docker技術的CDN動態內容加速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Docker倉庫、網站DNS服務器、CDN專用DNS服務器、數據中心和多個CDN邊緣計算服務器;一個所述CDN專用DNS服務器對應多個所述CDN邊緣計算服務器;
所述Docker倉庫,負責存儲Docker基礎鏡像和程序開發者發送的Docker鏡像;
所述網站DNS服務器,負責接收用戶的域名解析請求,然后將域名解析請求轉交給CDN專用DNS服務器;
所述CDN專用DNS服務器,獲取并根據所述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將與所述Docker鏡像存在關聯關系的URL獲得距離所述用戶最近的CDN邊緣計算服務器的IP地址;并將所述IP地址發送給所述用戶;
所述數據中心,負責存儲動態內容和靜態內容所對應的程序;
所述CDN邊緣計算服務器,根據后臺系統發送的指令,請求所述URL指向的資源;然后將得到的資源反饋給所述用戶;
所述動態內容為后綴名稱是jsp、php、action或do的內容;所述靜態內容為后綴名稱是jpg、png、js或html的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友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友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38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