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疲勞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53691.X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2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范盤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百瑞德(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33/105 | 分類號: | A23L33/105;A23L33/10;A23L33/175;A61K36/8969;A61P39/00;A61K31/198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上義眾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25 | 代理人: | 孫人鵬 |
| 地址: | 211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疲勞 保健食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品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抗疲勞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疲勞(fatigue)是一個涉及許多生理生化因素的綜合性的生理過程,是人體腦力或體力活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它既標志著機體原有工作能力的暫時下降,又可能是機體發展到傷病狀態的一個先兆。人們在研究疲勞時曾給它下過許多定義,1982年在第五屆國際運動生化學術會議上,將疲勞定義為: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其機能的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
疲勞是一種主觀的不適感,主要表現為疲勞感、倦怠感,在進行長時間勞動、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精神壓力下會察覺到,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保護反應,提示機體應該通過休息使機能恢復,從而避免對身體的進一步傷害。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常常不顧疲勞,仍然選擇長時間工作。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會損害人體的體力、體能,身體失衡,使人難以從事或完成某些消耗體力較大或動作細膩、精巧的工作,從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長期疲勞還會使人皮膚松弛,面色無華,呈現出未老先衰的征兆;長期疲勞得不到恢復,使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甚至造成免疫低下,機體抵抗 疾病的屏障被打破,使患者患病的幾率增加。另外,長期心理壓力、激素紊亂、免疫異常等,均是造成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主要誘因。超負荷的工作、過度的壓力與不規律的生活作息使人們常常感覺到疲勞感、倦怠感長時間難以恢復,使人們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人群中約有70%的人處于這一狀態,其中又以中老年人高發。
大量的研究結果證實,疲勞可能發生在從大腦皮質到肌肉亞細胞結構這樣一個廣泛的區域。1980年Edwards提出了"神經-肌肉疲勞鏈"的概念,鏈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破壞或有中斷,都會造成肌肉力量下降和輸出功率降低。根據疲勞鏈中疲勞發生的部位,可以分為中樞疲勞和外用疲勞兩大部分。中樞疲勞是指從大腦皮層→脊髓→外圍神經這段區域發生的疲勞;外圍疲勞指的是神經-肌肉接點以下各環節發生的疲勞。
基于此,需要找到抗疲勞物質來延緩長時間勞動、劇烈運動或過度精神壓力下造成的疲勞發生,或使疲勞狀態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以期使人們亞健康狀態恢復正常或對疲勞綜合征產生療效。現有的抗疲勞保健食品主要以中藥為主,特點是注重養生,消費者需長期服用,起效慢。
因此,提供一種新的抗疲勞產品具有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抗疲勞、糾正亞健康狀態的保健品。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抗疲勞、糾正亞健康狀態的保健品制備方法。
本發明目的之一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抗疲勞保健食品,按重量份數包含以下組分:
上述保健食品還添加有藥用輔料。
上述保健食品為口服液、飲料、片劑、膠囊、噴霧劑或透皮吸收劑。本保健食品的給藥方式為口服或外用。所述本保健食品的服用方式為每日1~2次,每次100-2000mg/kg體重。
本發明目的之二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抗疲勞保健食品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原輔料粉碎過篩→預混→制粒干燥→整粒→總混→壓片→包衣→內包裝→外包→入庫。
本保健食品應用于糾正糾正亞健康狀態或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所述糾正亞健康狀態為增加肝糖原含量、減少全血乳酸含量或降低血漿尿素氮含量。
以下為本保健品的主要成分。
L-精氨酸(Arginine)
精氨酸是一種含有兩個堿性基團及氨基和胍基的氨基酸.在生理pH條件下,屬堿性氨基酸(PH 10.5~12.0),分子式為C6H14N4O2,分子量174.20,熔點:223~224℃,白色菱形結晶(從水中析出,含2分子結晶水)或單斜片狀結晶(無結晶水),無臭,味苦;易溶于水(0℃水中溶解度為83g/L,50℃水中溶解度為400g/L),極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在自然界中有兩種異構體存在:D-精氨酸和L-精氨酸,動物體內具有重要的營養生理作用的是L-精氨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百瑞德(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百瑞德(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369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