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聲小角度探頭K值、前沿快速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52447.1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0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周翔;宋偉;徐先滿;王智杰;鄧川;葛文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友聯數碼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9/30 | 分類號: | G01N29/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聲 角度 探頭 前沿 快速 測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試方法,特別是一種超聲小角度探頭K值、前 沿快速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鐵路車輛車軸定期超聲波探傷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手段,縱波 小角度探頭作為對車軸軸頸根部進行探傷的主要探頭之一。其兩個重 要參數K值和前沿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缺陷的定位和定量。
目前測量6-8°縱波小角度探頭K值、前沿主要依據《鐵路貨車 輪軸組裝檢修及管理規則》和《鐵路客車輪軸組裝檢修及管理規則》 兩個標準,先測量棱角波的一次回波最高時探頭至棱角的距離X1、棱 角波的二次回波最高時探頭至棱角的距離X2,根據實測值計算前沿, 再根據前沿值計算K值。
現有技術的前沿測試方法:將探頭置于TZS-R試塊的B面上(如 圖3所示),前后移動探頭,并注意保持探頭聲束與試塊側面平行, 使A面上棱角回波達到最高點,記下此時探頭前沿至試塊前端(A端) 的距離Xl。然后用二次反射波探測試塊A面下棱角,同樣前后移動探 頭,使A面下棱角回波達到最高點,記下此時探頭前沿至試塊端面的 距離X2。則探頭前沿至入射點的距離為α=X2-2Xl。
現有技術的K值測試方法:將探頭置于TZS-R試塊的C面上(如 圖4),當找到端面(A面)上棱角的最大反射波高時,則K=(X+ α)/200;β=arctgK。
這種測試步驟多、測量數據多,而且第一次前沿結果的準確性影 響第二次K值的精度,造成二次誤差。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點:1. 現有測試方法操作需要3個步驟,步驟多,需要先測量兩個數據后計 算前沿,再測量一個數據后計算K值。2.數據測量時依賴操作人員 熟練程度,存在人為誤差,測量數據越多誤差越大;檢測結果一致性 差;3.現有測試方法測量時,探頭位置不在試塊同一側,操作麻煩, 檢測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超聲小角度探頭K值、 前沿快速測試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種超聲小角度探頭K值、前沿快速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縱波小角度探頭放置在TZS-R試塊側面,并移動縱波 小角度探頭找到人工刻槽最高反射回波,此時探頭前端至試塊上端面 距離為L1,得到公式
(L2+L0)/200=tanβ=K (1)
其中,L0為探頭前沿,β為探頭折射角,K為探頭K值;
步驟二:將縱波小角度探頭向下移動,找到水平刻度200mm處棱 角的最高反射回波,此時探頭前端至試塊上端面距離為L2,得到公式
(L1+L0)/175=(L2+L0)/200 (2)
步驟三:連列公式(1)和公式(2)得到
(L1+L0)/175=(L2+L0)/200 (3)
求得前沿L0=7L2-8L1;
步驟四:將L0=7L2-8L1代入公式(1)求得
K=(L2-L1)/25
β=tan-1(L2-L1)/25。
進一步地,所述測試方法采用脈沖式超聲波探傷儀進行測試。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縱波小角度探頭與測試塊之間設置有耦合劑。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
1、只需兩個步驟,節約測試時間,提高測試效率。
2、只需測量兩個數據:
①200mm處棱角波最高時,探頭前端到棱角的距離L2;
②175mm處人工刻槽波最高時,探頭前端到棱角的距離L1
根據L1和L2可同時計算K值和前沿。避免測試數據多帶來的人為 誤差,同時避免前沿計算誤差影響K值的計算結果,使計算結果精度 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友聯數碼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友聯數碼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24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