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1880.3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92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通成達水務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3/88 | 分類號: | E02F3/88;E02F3/90;E02F5/28;E02F9/06;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羅煥清 |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河道 污水處理 淤泥 清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清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能夠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能夠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的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包括有連接架等;連接架的前后兩側均通過螺栓連接有浮筒,連接架的頂部右側通過螺栓安裝有抽淤泥泵,抽淤泥泵上連接有管子,前側浮筒的前側面和后側浮筒的后側面均設有支撐裝置。本發明通過支撐裝置將本發明支撐起來,并通過驅動裝置能夠使本發明自行移動的對河道內的淤泥進行清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清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營養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對河道污水進行處理時,一般要先將河道內的淤泥清理干凈,目前一般是將抽淤泥泵安裝在浮筒上,然后人工站在河道內拉著浮筒進行移動從而使抽淤泥泵移動將河道內的淤泥清理干凈,如此工人的勞動強度較大、清理效率較低,且工人長時間泡在污水里不利于工人的身體健康,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能夠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能夠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的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人工站在河道內拉著浮筒移動對淤泥進行清理工人的勞動強度較大、清理效率較低,且長時間泡在污水里不利于工人的身體健康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能夠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能夠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的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河道污水處理用淤泥清理裝置,包括有連接架、浮筒、抽淤泥泵、管子和支撐裝置,連接架的前后兩側均通過螺栓連接有浮筒,連接架的頂部右側通過螺栓安裝有抽淤泥泵,抽淤泥泵上連接有管子,前側浮筒的前側面和后側浮筒的后側面均設有支撐裝置。
優選地,支撐裝置包括有第一電機、第一齒輪、第一皮帶輪、第二齒輪、第二皮帶輪、平皮帶、導套和第一齒條,第一電機設有兩個,兩個第一電機前后對稱,前側的第一電機通過螺栓安裝在前側浮筒的前側面右側,后側的第一電機通過螺栓安裝在后側浮筒的后側面右側,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第一齒輪,前側第一齒輪的前側和后側第一齒輪的后側均通過螺栓連接有第一皮帶輪,前側浮筒的前側面左側和后側浮筒的后側面左側均轉動式連接有第二齒輪,前側第二齒輪的前側和后側第二齒輪的后側均通過螺栓連接有第二皮帶輪,第二皮帶輪與第一皮帶輪之間連接有平皮帶,第二齒輪右側的浮筒上通過螺栓連接有兩個導套,第一齒輪右側的浮筒上也通過螺栓連接有兩個導套,兩個導套上下對稱,導套內設有第一齒條,左側的第一齒條與第二齒輪嚙合,右側的第一齒條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一齒條的底端均通過螺栓連接有支撐塊。
優選地,還包括有垃圾收集裝置,兩個浮筒的右側面之間設有垃圾收集裝置,垃圾收集裝置包括有垃圾收集槽、第一軸承座、第一轉軸、第三齒輪、第一連接桿、撈網、電動推桿和第二齒條,垃圾收集槽的左側面通過螺栓與兩個浮筒的右側面連接,垃圾收集槽的底部通過螺栓安裝有第一軸承座,第一軸承座上的軸承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前側外圍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齒輪,第一轉軸上連接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位于第三齒輪的后側,第一連接桿的底端通過螺栓連接有撈網,垃圾收集槽的前側面通過螺栓安裝有電動推桿,電動推桿的伸縮桿上通過螺栓豎直連接有第二齒條,第二齒條與第三齒輪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通成達水務建設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通成達水務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18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可視化方法與數據可視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有向循環圖的展示方法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