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再生ZrCo基氫同位素貯存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51317.6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8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寇化秦;黃志勇;唐濤;桑革;何暉;劉夢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1B3/00 | 分類號: | C01B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眾恒智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 地址: | 6217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zrco 氫同位素 貯存 材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再生ZrCo基氫同位素貯存材料的方法,即將待再生的ZrCo基氫同位素貯存材料置于溫度為T、氫氣壓力為P的條件下處理10 min~300 min,即再生完成,所述T、P的關系為P(bar)<0.005×T(℃)-2.71。本發(fā)明方法克服了現有ZrCo基氫同位素貯存材料不能在較高溫度下使用,且發(fā)生歧化反應后ZrCo基氫同位素貯存材料再生工藝復雜、氫同位素回收困難、再生成本高的不足,具有方法簡單、再生效果顯著且再生成本較低的優(yōu)勢。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氫同位素儲存與供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再生ZrCo基氫同位素貯存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化石能源的急劇減少以及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嚴重,開發(fā)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已經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其中,由于聚變反應堆以氫同位素氣體為核燃料,即通過燃燒氘氚等離子體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并不產生高放射性廢物,是一種優(yōu)良的清潔能源,因此受到了人們的重點關注。設計建造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和籌建的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的目的之一即是開發(fā)利用該清潔能源。由于在聚變反應堆運行時,必須根據實際運行場景為其供給或回收氫同位素氣體,加上氚的稀缺性與放射性,因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實現氫同位素安全高效地儲存與供給,是聚變能大規(guī)模發(fā)展與應用的關鍵。
考慮到氚具有放射性,相比于氣態(tài)、液態(tài)的貯存方式,固態(tài)貯存在安全性、高效性以及操作簡便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并且考慮到氘和氚都是氫的同位素,因而儲氫技術也可用于氘、氚的貯存與供給,而通過固態(tài)金屬或合金在較低溫度、較低氫壓下吸氫或放氫,即可實現氫同位素的貯存與供給。因此,利用金屬氫化物可逆吸/ 放氫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氫化物,即可進行固態(tài)氫同位素(氕、氘、氚)的安全貯存、轉移、泵輸、純化與捕集。
ZrCo基合金由于具有低的平衡離解壓、快的吸氫速率、非核、低自燃以及貯氚時材料的穩(wěn)定性,已經成為ITER設計中氫同位素貯存與供給的重要備選材料。然而,本申請發(fā)明人在ZrCo基合金用于氫同位素處理的過程中卻發(fā)現,它在多次吸放氫(H、D、T)循環(huán)后會發(fā)生歧化反應(2ZrCo + H2 → ZrH2 + ZrCo 2,2ZrCoH3 → ZrH2 + ZrCo 2 + 2H2),由于ZrH2的分解溫度(>700℃)比ZrCo氫化物高得多,在通常情況下ZrCo 2也不會發(fā)生吸/放氫反應,因而會造成氫同位素的顯著滯留,致使ZrCo合金的可逆吸/放氫容量、動力學和循環(huán)性能發(fā)生嚴重衰減,導致其儲氫性能惡化,因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對歧化后的ZrCo基合金進行再生處理,使其從歧化態(tài)重新轉化為ZrCo合金態(tài),從而恢復其氫同位素儲存的能力。
大量研究結果已經揭示,決定ZrCo基合金是否發(fā)生歧化以及歧化程度的關鍵因素為溫度和氫壓。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或氫壓越高,越容易誘發(fā)ZrCo發(fā)生歧化。例如,Shim等的研究表明(Shim M, Chung H, Cho S, Yoshida H. Disproportionationcharacteristics of a zirconium-cobalt hydride bed under ITER operatingconditions [J]. Fusion Sci Technol, 2008, 53: 830-840.),當溫度高于350℃、氫壓大于3.1 kPa時ZrCo基合金對歧化就會非常敏感。因此,為了盡量避免ZrCo基合金歧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都是控制在較低溫度下使用,但這相應會導致ZrCo基合金的放氫量和放氣速率較低,對ZrCo基合金的應用和推廣十分不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13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