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H265引入視差補償的立體視頻編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1258.2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13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鋒;秦會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派尼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3/10 | 分類號: | H04N13/10;H04N13/128;H04N13/16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h265 引入 視差 補償 立體 視頻 編碼 方法 | ||
1.一種基于H265引入視差補償的立體視頻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多個視角獲取的多路圖像序列進行幀交替形成混合序列,任選定一路圖像序列作為主序列,其余路為副序列;
步驟S2:主序列中的任一主幀參考該主序列的前一主幀作為參考,主幀按H.265標準進行編碼;
步驟S3:副序列中的任一副幀參考前一幀,副幀引入其與前一幀的視差后再進行編碼;
其中,步驟S3中,副幀引入其與前一幀的視差后再進行編碼的過程為:
步驟S31:先根據視角位置關系計算視差d;
步驟S32:再根據視差d調整搜索窗,并在該搜索窗范圍內做整數全搜索計算獲得運動矢量;
步驟S33:最后根據運動矢量完成編碼;
在所述步驟S3中,對副幀做幀間編碼時,引入LCU(large coding unit)的視差,以LCU左上角為原點水平方向上±48像素范圍內計算當前LCU的視差d;
計算LCU的單個預測單元PU(prediction unit)的運動矢量MV之前先將搜索窗根據視差d做偏移,在偏移后的位置整數全搜索計算獲得運動矢量MV0,將獲得的運動矢量MV0結合視差d即獲得最終的運動矢量MV。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265引入視差補償的立體視頻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立體視頻編碼為雙目立體視頻編碼或多視點立體視頻編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派尼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派尼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125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儲水式樹穴結構
- 下一篇:無電容器的低壓降(LDO)調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