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49698.4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9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曾智榮;江湧;王戒躁;徐偉;鮑莉霞;王方宇;謝翔;彭思謙;張磊;沈翔;舒昕;向陽;張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局武漢橋梁特種技術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衛東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桁梁 下弦 修復 方法 | ||
1.一種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至少一施工平臺(1)置于鋼桁梁(2)的下方,在鋼桁梁(2)上安裝若干第一千斤頂(3),通過鋼絞線連接所述第一千斤頂(3)和施工平臺(1),第一千斤頂(3)提升所述施工平臺(1)至設定高度;
S2:在下弦桿(4)上組裝若干矯正裝置(5),所述矯正裝置(5)由若干型鋼拼接而成,所述矯正裝置(5)為方形結構,所述下弦桿(4)穿過所述矯正裝置(5),所述矯正裝置(5)的上下兩側夾緊所述下弦桿(4),所述矯正裝置(5)靠近所述下弦桿(4)彎曲凸起的一側設有至少一第二千斤頂(51);
S3:所述第二千斤頂(51)橫向推頂所述下弦桿(4),完成下弦桿(4)的修復;
還包括步驟S4:完成下弦桿(4)的修復后,在下弦桿(4)的彎曲凸起處安裝加固組件(6),所述加固組件(6)包括兩個端部連接件(61),兩個所述端部連接件(61)分別位于下弦桿(4)彎曲凸起的兩端,所述端部連接件(61)上下對稱設置,所述端部連接件(61)由四個L型連接板(611)和兩個橫向連接板(612)拼裝而成,位于所述下弦桿(4)上側的兩個L型連接板(611)同向設置并通過其中一所述橫向連接板(612)相連,所述L型連接板(611)包括一橫向設置的梯形板(611a)和豎直設置的長方形板(611b),所述梯形板(611a)的斜邊和所述長方形板(611b)相連,且所述長方形板(611b)貼合于所述下弦桿(4)彎曲凸起的一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組件(6)還包括四個沿順橋向設置的角鋼(62),四個所述角鋼(62)連接兩個所述端部連接件(61),四個角鋼(62)分別位于四個L型連接板(611)內,四個角鋼(62)之間設有若干斜板(6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鋼(62)內還設有一沿順橋向設置的豎板(621),所述豎板(621)的長度小于所述角鋼(62)的長度,且所述豎板(621)設于所述角鋼(62)沿順橋向的中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還包括:在每個所述第一千斤頂(3)上對應安裝一位移傳感器,所述位移傳感器檢測施工平臺(1)到鋼桁梁(2)底面的距離,并將檢測到的距離信息反饋給控制所述第一千斤頂(3)的控制系統。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鋼桁梁(2)上安裝四個第一千斤頂(3),四個所述第一千斤頂(3)對應連接所述施工平臺(1)的四個角。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矯正裝置(5)靠近所述下弦桿(4)彎曲凸起的一側設有兩個上下排列的第二千斤頂(51)。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矯正裝置(5)的上下兩側和所述下弦桿(4)之間均設有硬木抄墊(52)。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梁下弦桿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千斤頂(3)提升所述施工平臺(1)至設定高度后,用剛性吊桿(7)連接施工平臺(1)和鋼桁梁(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局武漢橋梁特種技術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局武漢橋梁特種技術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969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