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古地貌恢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49019.3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47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濤;何治亮;金曉輝;王丹丹;孫宜樸;孟慶強;陳霞;李淑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1N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王浩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貌 恢復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古地貌恢復方法,其包括:S1根據成因不同將角礫巖劃分為巖溶破碎角礫巖、巖溶塌陷角礫巖和巖溶堆積角礫巖,通過建立巖溶角礫巖識別模式識別目標層全井段的巖溶角礫巖;S2對全井段的巖溶堆積角礫巖和巖溶坍塌角礫巖的位置進行標記,將每口鉆井中所標記出的最低位置標記為最低潛水面位置并確定出全井段最低潛水面;標記每口鉆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確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S3將全井段最低潛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鉆井柱子組成巖溶古地貌鉆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潛水面為基準面將巖溶古地貌鉆井分析剖面拉平,繪制出巖溶古地形剖面;S4在巖溶古地形剖面上將每口鉆井的相對高程值標注,依此為據繪制等值線成圖,該等值圖為古地貌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古地貌恢復方法。
背景技術
巖溶型儲層是碳酸鹽巖儲層中最重要的一類,而儲層發育都明顯的受到古地貌的控制。所以,研究巖溶儲層古地貌恢復必不可少。古地貌恢復就是研究某一時期的某個界面上等深度線所表示的此界面表面凹凸狀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巖溶古地貌恢復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研究方法也越來越多樣,這些方法都是基于殘余厚度法和印模法這兩大類基本方法。
所謂殘厚法,是指通過衡量在長期地質歷史時期中殘余下來的地層厚度特征,來恢復巖溶古地貌的最直接方法,假設前提是地層厚度較為均一,沉積后未經歷劇烈的構造變化,因此尋找這套地層的基底面,是測量殘余厚度的關鍵。印模法則是一種逆推測量方法,由于風化殼是一個高低不平的起伏面,隨著上覆地層的不斷沉積,逐漸將起伏的層面“填平補齊”。測量風化殼頂到上覆標志層的厚度即可反過來推測殘余風化殼厚度。假設前提是存在有填平補齊面,暴露之后填平補齊前未經歷過構造變化。尋找填平補齊面是恢復的關鍵。
可見,殘余厚度法與印模法古地貌恢復的關鍵都是確定厚度估算的基準面,即需要找到一個區域上的近于水平的等時層序界面,然而這兩個基準面都有局限性,殘余厚度法的基準面更多的反映是巖溶前沉積期,而填平補齊法的基準面則反映的是巖溶后沉積蓋層,兩者都不能準確地反映巖溶時的狀況。同時由于這兩種方法應用前提也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在同一地區用這兩種不同方法甚至會出現巖溶洼地和巖溶高地等截然相反的結果。因此利用這兩種方法刻畫古地貌時,需要引入其他研究手段輔助就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由于巖溶作用發生時,尤其是在巖溶老年期,潛水面逐漸趨于水平,可以反映巖溶的基準面。而在潛水面附近會有獨特的角礫巖發育,因此可以依據巖溶角礫巖來判斷巖溶古地貌,而且可以定量的恢復巖溶古地貌。
進而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古地貌恢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成因不同將角礫巖劃分為巖溶破碎角礫巖、巖溶塌陷角礫巖和巖溶堆積角礫巖,通過建立巖溶角礫巖識別模式識別出目標層的全井段的巖溶破碎角礫巖、巖溶塌陷角礫巖和巖溶堆積角礫巖;
S2對所述全井段的巖溶堆積角礫巖和巖溶坍塌角礫巖的位置進行標記,將每口鉆井中所標記出的最低位置標記為最低潛水面位置并確定出全井段最低潛水面;標記每口鉆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確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
S3將全井段最低潛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鉆井柱子組成巖溶古地貌鉆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潛水面為基準面將巖溶古地貌鉆井分析剖面拉平,繪制出巖溶古地形剖面;
S4在巖溶古地形剖面上將每口鉆井的相對高程值標注,依此為據繪制等值線成圖,則該等值圖為巖溶時期古地形圖,即為古地貌圖。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包括:
S11根據不同的成因,把巖溶角礫巖分為巖溶破碎角礫巖、巖溶坍塌角礫巖和巖溶堆積角礫巖;
S12根據巖溶破碎角礫巖、巖溶坍塌角礫巖和巖溶堆積角礫巖的識別特征從巖芯上識別出巖溶破碎角礫巖、巖溶坍塌角礫巖和巖溶堆積角礫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90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技術監督數據可視化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用于生成地圖的方法、裝置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