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低氮懸浮式燃燒火焰的燃氣噴嘴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48698.2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77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玲;周文斌;周磊;余林生;陳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藍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4/02 | 分類號: | F23D14/02;F23D14/26;F23D14/62;F23D14/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低氮 懸浮 燃燒 火焰 燃氣 噴嘴 | ||
一種超低氮懸浮式燃燒火焰的燃氣噴嘴,包括噴嘴本體,所述噴嘴本體包括進風系統、進氣系統、混合系統和點火針,所述進風系統包括旋風葉輪,所述進氣系統包括第一導氣管和至少兩根第二導氣管,所述混合系統包括混合腔和中心穩焰盤,所述第一導氣管由噴嘴本體的進口端伸進所述混合腔內,所述第二導氣管設置在所述混合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一導氣管和第二導氣管向所述混合腔內輸送燃氣,所述旋風葉輪設置在噴嘴本體的進口端,且所述旋風葉輪固定在所述第一導氣管上,所述中心穩焰盤設置在所述旋風葉輪的前面,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導氣管上,所述點火針固定在噴嘴本體的外表面。本發明具有燃氣與空氣能夠充分混合、燃氣和空氣混合得更加均勻的、使得燃氣燃燒更加充分的,產生氮氧化物(NOx)更少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氣噴嘴領域,尤其是一種超低氮懸浮式燃燒火焰的燃氣噴嘴。
背景技術
近年來,大氣污染嚴重,我國大面積的出現霧霾天氣,威脅著國民身心健康。而霧霾的主要元兇就是氮氧化物(NOx),在鍋爐燃燒過程中,生成的NO和NO2氣體合稱為氮氧化物(NOx)。根據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機理,可將其分為熱力型氮氧化物(NOx)、燃料型氮氧化物(NOx)和快速型氮氧化物(NOx)。熱力型氮氧化物(NOx)是燃燒過程中空氣中的氮氣在爐膛溫度高于1400℃時被大量氧化生成的,因此對于低熱值的燃料,該類型的生成量很少,一般可以忽略不計;燃料型氮氧化物(NOx)是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在燃燒過程中氧化生成的,占整個燃燒過程生成量的90%以上;快速型氮氧化物(NOx)是在燃燒初期燃料中的碳氫化合物和空氣中的氮氣預混燃燒生成的,它的生成時間極短,生成量也不足5%,通常也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空氣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燃料型氮氧化物(NOx),鑒于我國氮氧化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且已經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作用,我國氮氧化物的治理已刻不容緩。
目前,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術按照作用位置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爐內脫氮,其主要是利用相應技術手段,通過控制爐內燃燒過程來降低其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這類技術手段主要包括:低氮氧化物(NOx)燃燒機、空氣分級、低氧燃燒、燃料再燃及煙氣再循環等。第二類是尾部脫氮,即煙氣凈化技術,此類技術手段主要為脫氮方法,是把尾部煙氣中已經生成的氮氧化物(NOx)還原,進而降低鍋爐內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這類技術手段包括: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和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這兩大類。在尾部脫氮的兩大技術手段中,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和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都能夠大幅地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但是實現這兩大技術手段的設備昂貴,運行費用高、布置要求高。為此,較之于尾部脫氮,爐內脫氮具有適用范圍廣、經濟效益好、脫氮效率高且設備簡單等諸多優勢。但是,現有燃氣燃燒機存在不能把燃氣和空氣進行充分混合,燃氣和空氣混合不均勻,從而導致燃燒不充分,尾氣排放超標,產生氮氧化物(NOx)氣體排放超標,不能滿足相關的排放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向社會提供一種燃氣與空氣能夠充分混合、燃氣和空氣混合得更加均勻的、使得燃氣燃燒更加充分的,產生氮氧化物(NOx)更少的超低氮懸浮式燃燒火焰的燃氣噴嘴。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超低氮懸浮式燃燒火焰的燃氣噴嘴,包括噴嘴本體,所述噴嘴本體包括進風系統、進氣系統、混合系統和點火針,所述進風系統包括旋風葉輪,所述進氣系統包括第一導氣管和至少兩根第二導氣管,所述混合系統包括混合腔和中心穩焰盤,所述第一導氣管由噴嘴本體的進口端伸進所述混合腔內,所述第二導氣管設置在所述混合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一導氣管和第二導氣管向所述混合腔內輸送燃氣,所述旋風葉輪設置在噴嘴本體的進口端,且所述旋風葉輪固定在所述第一導氣管上,所述中心穩焰盤設置在所述旋風葉輪的前面,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導氣管上,所述點火針固定在噴嘴本體的外表面。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所述進風系統還包括若干梳狀旋流片,若干所述梳狀旋流片設置在噴嘴本體的出口端,且圍繞著所述噴嘴本體的外壁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藍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中藍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86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