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人機吸能式起落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45890.6 | 申請日: | 2017-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0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豹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豹;許蘭波 |
| 主分類號: | B64C25/52 | 分類號: | B64C25/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6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機 吸能式 起落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人機吸能式起落架,屬于無人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國內無人機技術中,尚不存在主動吸能的起落架,均是直接著陸在陸地或平臺上,給機上設備帶來各種沖擊損傷,使現有無人機平臺總是處于高故障率狀態,因此,如何削弱及消除無人機在著陸時起落架承受機體的集中載荷,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削弱無人機在著陸時起落架所承受的機體的集中載荷的無人機吸能式起落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無人機吸能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架體和后架體,所述前架體包括前橫梁和位于所述前橫梁左、右兩端的第一支腿,在每一所述第一支腿的底部連接一個前滑橇接頭,所述后架體包括后橫梁和位于所述后橫梁左、右兩端的第二支腿,在每一所述第二支腿的底部連接一個后滑橇接頭,位于所述前架體左側的所述前滑橇接頭和位于所述后架體左側的所述后滑橇接頭與左帶板的前、后兩端連接;位于所述前架體右側的所述前滑橇接頭和位于所述后架體右側的所述后滑橇接頭與右帶板的前、后兩端連接;所述前橫梁與所述后橫梁平行設置,所述前橫梁與所述后橫梁間的距離小于所述前滑橇接頭與所述后滑橇接頭間的距離。
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上設置有多個減重孔。
所述前架體和后架體采用鋁合金材質。
所述前滑橇接頭、后滑橇接頭、左帶板和右帶板采用碳纖維材質。
本發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的整體結構構成了吸能式結構,在無人機著陸時,本發明起落架可以主動吸收振動變形,從而保護機體內部的電子元件不受損傷。2、本發明前架體和后架體采用強度較高的鋁合金材質,因此,本發明的上部可以承受大質量的集中載荷。3、本發明采用碳纖維制成的前、后滑橇接頭連接左、右兩個帶板,可以實現直接在松軟的地形上起飛、著陸,適應性更廣。4、本發明能夠滿足理想起落架的全部要求,是一種具有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的產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3所示,本發明包括前架體1和后架體2,前架體包括前橫梁11和位于前橫梁11左、右兩端的第一支腿12,在每一第一支腿12的底部連接一個前滑橇接頭3。后架體2包括后橫梁21和位于后橫梁21左、右兩端的第二支腿22,在每一第二支腿22的底部連接一個后滑橇接頭4。位于前架體1左側的前滑橇接頭3和位于后架體2左側的后滑橇接頭4與左帶板5的前、后兩端連接。位于前架體1右側的前滑橇接頭3和位于后架體2右側的后滑橇接頭4與右帶板6的前、后兩端連接。前橫梁11與后橫梁21平行設置,前橫梁11與后橫梁21間的距離小于前滑橇接頭3與后滑橇接頭4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第一支腿12和第二支腿22上設置有多個減重孔7。
進一步地,前架體1和后架體2采用鋁合金材質。
進一步地,前滑橇接頭3、后滑橇接頭4、左帶板5和右帶板6采用碳纖維材質。
本發明的整體結構構成了吸能式結構,在無人機著陸時,本發明起落架可以主動吸收振動變形,從而保護機體內部的電子元件不受損傷。
本發明僅以上述實施例進行說明,各部件的結構、設置位置及其連接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凡根據本發明原理對個別部件進行的改進和等同變換,均不應排除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豹;許蘭波,未經陳豹;許蘭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58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成吊頂浴霸
- 下一篇:一種具有導風角的多功能浴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