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45339.1 | 申請日: | 2017-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6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高青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青山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楊霞,翟攀攀 |
| 地址: | 2395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稻 種植 微酸 有機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動物糞便20-40份、稻殼灰2-8份、弱酸性助劑4-8份、海藻粉2-6份、糙米渣3-6份、大豆秸稈1-5份、檸檬酸鐵1-3份、硫酸亞鐵2-5份、氯化鉀1-4份、磷酸一銨0.5-1.5份、氯化銨3-4份、硫酸2-5份、脲甲醛1-4份、硫酸鋅2-5份、尿素1-8份、硝酸鉀2-9份、硫酸亞鐵3-5份、過磷酸鈣1-5份、硫酸銅2-5份、水溶硅3-6份、腐植酸鉀2-5份、粉煤灰4-8份、珍珠巖1-5份、椰殼粉4-8份、木質素2-6份、EM菌劑1-5份、改性黏結劑4-8份、改性緩釋劑6-9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弱酸性助劑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檸檬渣、橘子皮、豆渣、酒槽、糠醛渣、花生粕、海苔、空心粉和蔥碎粉成20-40目,然后加水混合均勻,接著用鹽酸調節pH至2.0-3.0,浸泡5-7h,過濾后收集濾液,然后調節濾液pH至4.0-5.0,接著攪拌10-20min,接著用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靜置1-3h后,抽去上清液,下層懸浮液過濾,然后將濾液洗滌至pH為6.0-7.0為止,接著調節pH至1.0-2.0,然后用離子交換樹脂脫鹽,接著于65-75℃減壓濃縮,并加入粉末活性炭進行脫色,繼續濃縮至植酸含量為65-75%止,冷卻至室溫得到弱酸性助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弱酸性助劑的制備工藝中,檸檬渣、橘子皮、豆渣、酒槽、糠醛渣、花生粕、海苔、空心粉和蔥的重量比為3-5:1-3:2-4:3-5:1-4:4-6:2-5:1-3:2-5。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改性黏結劑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米糠蠟5-15份、淀粉2-8份、石蠟3-9份、棕櫚蠟1-4份、皂角提取液2-5份、礦物油1-3份、三乙醇胺3-5份、月桂醇醚磷酸酯2-6份、油酸3-6份、乙二醇4-8份、十二烷基甜菜堿2-5份、水4-8份、硅酸鋁3-9份。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改性黏結劑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改性米糠蠟、淀粉和石蠟混合均勻,加熱至95-105℃,保溫0.5-1.5h,然后加入棕櫚蠟、皂角提取液、礦物油、三乙醇胺、月桂醇醚磷酸酯、油酸、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甜菜堿混合均勻,控制溫度為75-85℃,攪拌1-3h物料A;將水和硅酸鋁混合均勻,加熱至75-85℃,保溫1.5-3.5h,攪拌1.5-3.5h得到物料B;將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勻,攪拌15-25min,冷卻至室溫即得改性黏結劑。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改性黏結劑的制備工藝中,改性米糠蠟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氫氧化鈉、聚乙二醇和水混合均勻,然后升溫至65-75℃,接著加入米糠蠟,攪拌15-35min,然后升溫至75-85℃,保溫1-3h,接著加入氯化鈣混合均勻,升溫至85-95℃,保溫20-40min,接著降至室溫,用水洗滌2-4次,抽濾、蒸發,干燥,冷去凝固得到改性米糠蠟。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改性黏結劑的制備工藝中,改性米糠蠟的制備工藝中,氫氧化鈉、聚乙二醇、水、米糠蠟和氯化鈣的重量比為4-8:3-5:5-15:3-5:2-6。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硼砂、明礬和水混合均勻,于850-950r/min轉速攪拌20-40min,接著加入聚乙烯醇和硅烷偶聯劑KH-570混合均勻,于450-650r/min轉速攪拌20-30min,然后放入膨化機中,于200-240℃,0.6-0.7MPa,膨化、粉碎、過篩,收集250-350目細粉,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改性緩釋劑的制備工藝中,硼砂、明礬、水、聚乙烯醇和硅烷偶聯劑KH-570的重量比為2-5:1-3:5-15:4-8:3-6。
10.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稻殼灰、海藻粉、糙米渣和大豆秸稈混合粉碎得物料a,向物料a中加入動物糞便和EM菌劑,于60-80℃發酵10-20d,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b;
S2、將物料b過濾取濾液,然后將濾液于50-60℃濃縮得到物料c,接著將物料c于90-105℃干燥至含水量≤3%,得到物料d;
S3、向物料d中添加弱酸性助劑、檸檬酸鐵、硫酸亞鐵、氯化鉀、磷酸一銨、氯化銨、硫酸、脲甲醛、硫酸鋅、尿素、硝酸鉀、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硫酸銅、水溶硅、腐植酸鉀、粉煤灰、珍珠巖、椰殼粉和木質素混合粉碎,過50-150目篩,然后加入改性黏結劑,造粒后得到物料e,
S4、將物料e送至冷卻機冷卻,當溫度降至50-60℃后,送至緩釋劑包膜機內并使用配比的改性緩釋劑進行包膜得到物料f;
S5、將物料f經過吹散,干燥,冷卻至室溫得到用于水稻種植的微酸性有機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青山,未經高青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533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