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南疆塔里木盆地滴灌棉田的適宜機采群體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8984.0 | 申請日: | 201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69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田立文;張娜;林濤;帕爾哈提·買買提;趙強;崔建平;徐海江;郭仁松;徐志武;湯秋香;張鵬忠;朱斌;秦剛;戴路;張春雷;婁善偉;邊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新疆雅戈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農業科學院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22/50 | 分類號: | A01G22/5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中科新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830091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南疆 塔里木盆地 滴灌 棉田 適宜 群體 構建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南疆塔里木盆地滴灌棉田的適宜機采群體構建方法,該方法是由品種選擇、株行距與密度配置、不同長勢棉田水肥運籌和縮節胺使用方法制定等步驟完成,提出機采滴灌棉田群體構建的棉花品種,其生育期131?136天,群體自身對脫葉劑有快速敏感性,表現為噴施脫葉劑天后,棉田群體葉片脫葉率可達91.2?94.5%,品種定型期葉傾角為46.5?65.1°、果枝節間距離為7?12cm,葉片大小為中小,苞葉小,棉葉正、背面絨毛少,棉株最下部吐絮棉鈴離地高度為18.0?22.0cm,種植時采用地膜覆蓋,寬窄行或等行距種植模式。通過使用本發明所述方法后不僅可提高棉葉脫葉率、機采采凈率、加工后皮棉纖維長度、加工后皮棉纖維強力和采摘效率,還能降低機采損失率、籽棉含雜率,完全能滿足生產所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南疆塔里木盆地滴灌棉田的適宜機采群體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南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語:)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麓,東到羅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脈南麓,南至昆侖山脈北麓,大致在北緯37°-42°范圍內,屬典型的封閉性山間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該盆地地處暖溫帶區域,四季分明,表現為夏季炎熱少雨,春季多風,冬季氣候寒冷。常年太陽輻射強,陽光充足且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利于棉花光合養分積蓄,盆地內綠洲區沙壤土土壤類型棉田比例較大,也有一定面積的壤土和零星沙土土壤類型棉田,這些棉田大多數土質松散,易于改良。雖然綠洲區降水量小,但有豐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水源相對較充足,可用于灌溉,屬我國典型的綠洲灌溉農業區,加之該盆地地勢平坦,因而其自然生態條件總體利于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業。
南疆塔里木盆地常年棉花種植面積約2000萬畝,占我國棉花總產量的近40%,是我國最重要的棉花產區,展示出棉花巨大的現實生產能力與其廣闊的種植前景,然而由于近年來種植成本,特別是由于人力資源匱乏帶來的人工成本大幅上漲的問題,已對該棉區棉花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雖然棉花采取機采方式后,不僅大大降低了植棉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且大幅度降低家畜毛發、人頭發、有色纖等異纖含量,鑒于此,機采已被公認為是該盆地棉花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但該棉區除團(場)機采棉面積僅約有500萬畝,且其規模呈徘徊局面外,該盆地所在地的縣(市)機采面積幾乎為零或極少,與新疆其它棉區,特別是與新疆瑪納斯河流域、奎屯河流域和博爾塔拉河流域等棉區相比,該區域機采面積比例較小。造成南疆塔里木盆地機采面積小的主要原因如下:由于該區域現有機采棉田品種選擇不對路和棉田群體結構構建不合理,直接導致棉田在機采時,籽棉雜質,包括棉葉、鈴殼、莖桿等含量高達16.0%左右,其中群體結構構建不合理不僅與種植管理方法緊密相關,還與品種選擇分不開。另外,為了降低工業用皮棉雜質,在軋花過程中須對雜質較高的籽棉采取較手采棉更多道次的清理工序,從而導致棉花纖維受到嚴重的機械損傷,表現為纖維長度與強度因清軋花清理分別下降0.8-2.0mm、0.9-2.5cN/tex,且短纖率明顯增加,有不少機采棉短纖維指數高達17%左右,再加上現有機采棉棉花品種自身品質不高,必然導致現有機采棉經正常加工后其纖維內在品質不高,甚至很差,不能滿足紡織企業生產優質紡織品需要??傊?,南疆塔里木盆地存在由大面積群體結構問題引發的機采面積少的現象,已嚴重影響當地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雖然國外有較成熟的機采棉技術,包括機采棉群體結構調控技術,但由于南疆塔里木盆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與國內外其它棉區截然不同的棉田種植管理特點,如“矮+密+早+膜+滴灌”等種植管理模式均具有明顯地域特點,這些管理模式對棉花群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截止目前,國內外沒有在類似塔里木盆地區域開展基于滴灌棉田適宜機采的群體構建的成功案例。
考慮棉花群體不僅與品種以及種植管理方法有關,還與棉田土壤類型有關。研究已發現:該盆地滴灌棉田土壤類型有沙土、沙壤土和壤土等類型,其中以沙壤土為主。生產中由于土壤類型、投入方式、灌溉、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區別,造成同一棉區,即便在統一管理模式下,仍明顯存在長勢弱、正常和旺三種不同長勢類型滴灌棉田。調查還表明:通常生產中長勢正常棉田,其群體機采適宜性較好,而長勢弱和長勢旺的棉田,若不采取相應的針對性措施,則常出現因群體結構的嚴重不合理導致機采質量的大幅度下降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新疆雅戈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農業科學院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經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新疆雅戈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農業科學院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89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