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共聚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及其工業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8658.X | 申請日: | 201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90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柯君豪;蔡偉;易志勤;梁平;黃艷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4 | 分類號: | C08L23/14;C08K5/134;C08K5/526;C08K5/098;C08K3/22;C08F210/06;C08F210/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共聚 聚丙烯 雙向 拉伸 薄膜 材料 及其 工業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共聚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其正己烷提取物≤2%,熔融指數為2.8~3.2g/min,黃色指數≤?2,薄膜霧度≤1.5%,丁烯鍵合量為0.1~1.0%,其制備原料包括聚丙烯樹脂、抗氧劑和鹵素吸收劑,其中,所述聚丙烯樹脂為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其通過以下方法制成:以丙烯為原料,1?丁烯為共聚單體,于環管反應器中進行共聚得到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反應溫度70±1℃,反應壓力為3.4~3.8MPa,氫氣濃度為300~1000ppm,1?丁烯濃度為0.1%~1%。本發明還公開該材料的工業生產方法。該雙向拉伸薄膜材料所生產的雙向拉伸薄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光學性能及力學性能,可以滿足雙向拉伸薄膜包裝廠家的生產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共聚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本發明還涉及該薄膜材料的工業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BOPP)由于優異的光學性能、機械性能和包裝適用性能,被廣泛應用與薄膜包裝材料領域。其中,共聚聚丙烯因為比均聚聚丙烯擁有更好的快速拉伸性能,廣泛應用于BOPP的高速生產線上。
普通的二元無規共聚聚丙烯是丙烯同少量乙烯的乙丙共聚物,但因為乙烯和乙烯分子之間的競聚率比乙烯和丙烯分子或丙烯和丙烯分子的競聚率更高,丙烯共聚物鏈段中引入乙烯后,小分子聚合物的含量會明顯增大,小分子聚合物因為分子量偏低,容易遷移到薄膜表面,在生產時容易粘輥,總需要停車清理,生產效率非常低。而且,乙丙無規共聚聚丙烯中低分子量部分往往乙烯含量過高,從而增加了產品中低分子無規物的含量,導致產品的正己烷提取物始終較高,限制了其應用范圍,尤其是食品包裝領域,因為食品衛生認證需要正己烷提取物含量≤2%。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共聚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該雙向拉伸薄膜材料所生產的雙向拉伸薄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光學性能及力學性能,可以滿足雙向拉伸薄膜包裝廠家的生產要求。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上述共聚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的工業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共聚聚丙烯雙向拉伸薄膜材料,其正己烷提取物≤2%,熔融指數為2.8~3.2g/min,黃色指數≤-2,薄膜霧度≤1.5%,丁烯鍵合量為0.1~1.0%,其制備原料包括聚丙烯樹脂、抗氧劑和鹵素吸收劑,其中,所述聚丙烯樹脂為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其通過以下方法制成:以丙烯為原料,1-丁烯為共聚單體,于環管反應器中進行共聚得到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反應溫度70±1℃,反應壓力為3.4~3.8MPa,氫氣濃度為300~1000ppm,1-丁烯濃度為0.1%~1%。
本發明中所得的聚丙烯樹脂為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熔體流動性、透明性以及剛性,可以滿足雙向拉伸薄膜的加工性能和力學性能,具有較少的小分子聚合物,較低的加工溫度,可用于食品包裝領域。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抗氧劑和鹵素吸收劑的質量百分比為:
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 99.790%~99.925%
抗氧劑 0.060%~0.160%
鹵素吸收劑 0.015%~0.050%。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抗氧劑包括主抗氧劑和輔助抗氧劑,因此,所述的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主抗氧劑、輔助抗氧劑和鹵素吸收劑的質量百分比為:
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樹脂 99.800%~99.900%
主抗氧劑 0.030%~0.100%
輔助抗氧劑 0.030%~0.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86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