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型芯交叉定位順序復位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8470.5 | 申請日: | 201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14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偉明;曾華;柯進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捷信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型芯 交叉 定位 順序 復位 模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型芯交叉定位順序復位模具,包括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皆安裝在動模內,第一行位組中第一型芯的內端與第二行位組中第二型芯的內端垂直相交。由于本發明包括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兩個行位組皆主要由型芯、滑塊、斜導柱、鎖緊楔等部件組成,斜導柱驅動滑塊動作,通過控制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動作順序,可順序復位和順序開模、防止撞模,具有結構較為簡單、占用空間小動作穩定可靠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型芯交叉定位順序復位模具。
背景技術
塑料注塑模具是生產塑料制品的工具,應用非常廣泛。在塑料制品注塑成型中,由于某些塑料制品的內部有內孔,需要進行側抽芯。對于具有孔徑很長且很小的產品,需要進行側抽芯時,由于型芯直徑很小,在注塑時容易變形、抖動等問題,本發明采用第一根型芯插入第二根型芯中的結構來有效固定型芯,這樣就要求模具結構上又要考慮滑塊抽芯的先后順序。傳統的結構是用油缸來完成的,但油缸結構皆為復雜,在模具安裝調試時就很繁瑣,而且動作不可靠,模具外形累贅,成本也高。
故我們研發了這種結構,本結構簡單,空間小,動作可靠,而且成本低。適用于標準化、自動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動作穩定可靠的雙型芯交叉定位順序復位模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是一種雙型芯交叉定位順序復位模具,包括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
所述的第一行位組包括第一型芯、第一滑塊、第一斜導柱、第一鎖緊楔;所述的第一型芯的內端具有一個凹槽,第一型芯的外端固定在第一滑塊內端,第一滑塊滑接在動模內,第一滑塊的外端與第一鎖緊楔頂靠,第一斜導柱活動穿置在第一滑塊中部的斜導柱孔內;所述的第一鎖緊楔包括楔體、復位彈簧、彈頂塊,所述的楔體具有一端敞開的內腔,復位彈簧、彈頂塊依次間隙套置在楔體的內腔中且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頂靠在彈頂塊內端和楔體內腔的底面上,彈頂塊的外端伸出楔體內腔的敞開端且頂靠在第一滑塊的外端;
所述的第二行位組包括第二型芯、第二滑塊、第二斜導柱、第二鎖緊楔;所述的第二型芯的內端與第一型芯的內端垂直相交且卡置在第一型芯內端的凹槽內,第二型芯的外端固定在第二滑塊內端,第二滑塊滑接在動模內,第二滑塊的外端與第二鎖緊楔頂靠,第二斜導柱活動穿置在第二滑塊中部的斜導柱孔內;所述的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移動軌跡垂直相交。
所述的第一滑塊的外端具有一斜面,第一鎖緊楔上的楔體內端和彈頂塊內端皆為斜面,楔體內端和彈頂塊內端的斜面與第一滑塊外端的斜面頂靠。
所述的第二滑塊的外端具有一斜面,第二鎖緊楔的內端為斜面,第二鎖緊楔內端斜面與第二滑塊外端的斜面頂靠。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發明包括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兩個行位組皆主要由型芯、滑塊、斜導柱、鎖緊楔等部件組成,斜導柱驅動滑塊動作,通過控制?第一行位組和第二行位組動作順序,可順序復位和順序開模、防止撞模,具有結構較為簡單、占用空間小動作穩定可靠的優點。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軸測圖;
圖2是本發明俯視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正視圖;
圖4A、圖4B是本發明第一鎖緊楔軸測圖和剖視圖;
圖5A、圖5B是本發明第二鎖緊楔軸測圖和正視圖;
圖6是本發明安裝在模具中的軸測圖;
圖7是本發明第一鎖緊楔安裝在模具中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捷信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捷信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84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藥材集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茶葉烘干篩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