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及其基于多攝像頭的圖像降噪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7606.0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31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唐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知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H04N5/21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輝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及其 基于 攝像頭 圖像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移動終端及其基于多攝像頭的圖像降噪方法和裝置,其中方法包括: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第一彩色圖像拆分成第一亮度信號圖像和第一色度信號圖像;將第一亮度信號圖像結合黑白攝像頭拍攝的第二亮度信號圖像按照預設的降噪規則進行降噪處理,得到降噪后的第三亮度信號圖像;將第一色度信號圖像與第三亮度信號圖像合成,得到降噪后的第二彩色圖像。本發明,將黑白攝像頭拍攝的第二亮度信號圖像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第一彩色圖像拆分出的第一亮度信號圖像進行降噪處理,得到降噪后的第三亮度信號圖像,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第一彩色圖像拆分出的第一色度信號圖像合成第二彩色圖像,使第二彩色圖像的噪點降低,提高第二彩色圖像的成像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多攝像頭拍攝圖像后的降噪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移動終端及其基于多攝像頭的圖像降噪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手機等移動終端上會設置有兩個攝像頭(同一面),用于拍攝使用,根據設計需求,可以設置兩個攝像頭配置已拍攝不同需求的圖像。比如,360奇酷旗艦版派系,后置主副攝像頭分別采用了索尼IMX278與經過特別定制的索尼IMX MONO兩種鏡頭,同為1300萬像素,但是工作原理不同于同像素雙攝像頭,兩個鏡頭中,前者為彩色攝像頭,而后者為黑白攝像頭,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提升像素質量。在使用過程中,會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圖像進行拆分,分成亮度信號Y圖像以及色度信號UV/CbCr圖像,然后將黑白攝像頭拍攝的亮度信號Y`圖像替換彩色攝像頭拍攝的亮度信號Y圖像,然后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色度信號UV/CbCr圖像合成,形成新的圖像,相對于單個彩色攝像頭而言,實現暗光下亮度提升兩倍左右,噪點降低95%左右的效果。
黑白攝像頭拍攝的亮度信號Y`圖像的噪點同樣較高,仍然有降噪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降低圖像噪點的移動終端及其基于多攝像頭的圖像降噪方法和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多攝像頭的圖像降噪方法,所述攝像頭至少包括一個黑白攝像頭和一個彩色攝像頭,各攝像頭拍攝區域相同,所述方法包括:
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第一彩色圖像拆分成第一亮度信號圖像和第一色度信號圖像;
將所述第一亮度信號圖像結合所述黑白攝像頭拍攝的第二亮度信號圖像按照預設的降噪規則進行降噪處理,得到降噪后的第三亮度信號圖像;
將所述第一色度信號圖像與第三亮度信號圖像合成,得到降噪后的第二彩色圖像。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的降噪規則,包括:
將所述第一亮度信號圖像上的各像素點的亮度值,分別與所述第二亮度信號圖像上對應的各像素點的亮度值進行相加后除以二,合成第三亮度信號圖像。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的降噪規則,包括:
將所述第一亮度信號圖像上的各第一白點區域,與所述第二亮度信號圖像上的各第二白點區域進行比對;
若存在第一白點區域與第二白點區域未重合的區域,則判定該未重合的區域為噪點區域,并對所述第二亮度信號圖像對應的所述未重合的區域進行降噪處理,得到所述第三亮度信號圖像。
進一步地,所述彩色攝像頭只有一個時,所述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第一彩色圖像拆分成第一亮度信號圖像和第一色度信號圖像的步驟之前,包括:
在拍攝圖像過程中,所述彩色攝像頭連續拍攝多張彩色圖像,并將所述多張彩色圖像進行多幀降噪處理,合成所述第一彩色圖像。
進一步地,所述黑白攝像頭只有一個時,所述將彩色攝像頭拍攝的第一彩色圖像拆分成第一亮度信號圖像和第一色度信號圖像的步驟之前,包括:
在拍攝圖像過程中,所述黑白攝像頭連續拍攝多張黑白圖像,并將所述多張黑白圖像進行多幀降噪處理,合成所述第二亮度信號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知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知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76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