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典型相關性分析及線性插值的土壤養分模型轉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6906.7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17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瑩;范萍萍;侯廣利;孔祥峰;吳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16C20/30 | 分類號: | G16C20/30;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青島華慧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沙莎;袁紅紅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典型 相關性 分析 線性插值 土壤 養分 模型 轉移 方法 | ||
1.基于典型相關性分析及線性插值的土壤養分模型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采集某一地區土壤樣品,測得其光譜數據和養分化學值,并將該土壤樣品作為主樣品,用于主樣品模型的建立;
(2)采集其他地區土壤樣品,采用與主樣品同樣的光譜儀測得其光譜數據和養分化學值,將其作為從樣品,用于對主樣品模型的預測;
(3)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劃分土壤主樣品的校正集和檢驗集;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主樣品校正集模型,并對主樣品檢驗集進行預測,根據絕對系數R2和相對分析誤差RPD判斷主樣品模型效果;
(4)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劃分土壤從樣品的標準集和未知集,其中標準集用于主樣品校正集模型轉移的標準樣品,未知集用于檢驗模型轉移后土壤樣品的預測結果;
(5)對主樣品校正集和檢驗集及從樣品標準集和未知集進行光譜預處理;
(6)采用典型相關性分析結合線性插值(CCA-LI)算法對從樣品進行模型轉移,代入原主樣品校正模型,得到土壤從樣品未知集的預測結果;
其中,典型相關性分析結合線性插值(CCA-LI)算法具體步驟為:
1)采用CCA算法求出轉移矩陣F: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從主樣品校正集X主中篩選出與從樣品標準集X標樣品個數一樣的矩陣X主cca,根據X主cca和X標計算矩陣C,由矩陣C計算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其相關公式如下:
將每一個非零特征值ρ所對應的特征向量wm和ws分別歸為矩陣Wm和Ws,即為X主cca和X標的典型相關系數Wm和Ws,對X主cca和X標進行CCA分解,計算出X主cca和X標的典型相關成分Lm和LS,最終得到轉移矩陣F,公式如下:
Lm=X主cca×Wm
LS=X標×Ws
F=Ws×F1×F2
2)根據轉移矩陣F,分別對從樣品標準集X標和未知集X未光譜進行轉換,得到經CCA算法轉換后的標準集X標F和未知集X未F相關公式如下:
X標F=X標·F
X未F=X未·F
3)建立預測值校正函數:用主模型分別對從樣品標準集和未知集轉化后的光譜矩陣進行預測,分別計算標準集中每個樣品與未知集中的第i個樣品的共生距離D(i),共生距離D(i)為轉化光譜的歐氏距離與化學預測值的絕對偏差之和,計算公式為:
d2(p,i)=|Y標F(p)-Y未F(i)|
其中,m為光譜波長點數,X標F和X未F分別為標準集和未知集的轉換后的光譜矩陣,Y標F和Y未F分別為標準集和未知集經轉換矩陣F轉換后的預測值,d1(p,i)為標準集中第p個樣品與未知集中第i個樣品之間光譜的歐式距離,d2(p,i)為標準樣品中第p個樣品與未知樣品中第i個樣品之間預測值的絕對值偏差,d1(i)和d2(i)分別為d1(p,i)和d2(p,i)中p取1-n所有值組成的向量,n為標準集的樣品個數;
尋找D(i)中2個最小值對應的序列p1和p2,根據標準集中的第p1、p2個樣品對應的預測值和實測值,建立插值函數,將未知集中第i個樣品的預測值代入插值函數,得到校正后的預測值Y未p,相關公式如下:
其中,Y標(p1)和Y標(p2)為標準集養分含量的實測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未經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690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肝膽胰外科化療用導藥引流裝置
- 下一篇:一種智能卡管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