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具有石油降解和凝聚性能的菌株CS07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6892.9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94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秋;于基成;陳超;齊小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02;C02F3/34;C12R1/01;C02F101/3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大連智高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 地址: | 1166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石油 降解 凝聚 性能 菌株 cs07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株具有石油降解和凝聚性能的菌株CS07及其應用。一株具有石油降解功能的菌株CS07,其16Sr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發明首次從海底沉積物中篩選出一株同時具有石油降解和凝聚性能的菌株CS07,該菌株在28℃搖床振蕩培養7d后,石油降解率可達到28.55%,15℃搖床振蕩培養7d降解率為23.54%。菌株CS07在降解石油的同時,會使石油出現凝聚成顆粒狀的現象,同時發酵液澄清。該菌株其石油降解和凝聚性能解決了石油污染后引起的海洋污染問題,使海洋環境完全恢復,并且為開發微生物修復石油污染產品奠定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株具有石油降解功能的菌株CS07以及利用該菌株進行海洋環境治理。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經濟與文化的高速發展,人類對石油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因石油不當開采和利用引發的海洋石油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了人類當前所面臨的嚴重挑戰之一。1967年3月18日,利比亞超級油輪“卡尼丸”號在英國康沃爾海岸附近觸礁沉沒,所載11.9萬t石油全部流入大海,油液很快浸染了康沃爾海岸,這是最早的事故造成石油污染事件。最嚴重的污染事件發生在1978年3月16日,超級油輪“卡基斯”號在比斯開灣英吉利海峽入口處遭遇風暴觸礁斷裂,船上22.3萬t石油流入大海,半封閉的比斯開灣遭受空前污染。大量石油瞬間溢出進入海洋環境,通過擴散、漂移等作用可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在我國海洋石油污染也日益嚴重,全國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石油約10余萬噸,僅漁業損失每年就達數億元。據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監測,我國近海油類含量超過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已達到5.6萬平方公里。
海洋石油污染將造成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尤其是石油中所含的多種芳烴類有毒化合物,因其在環境中穩定、持久而且具有生物累積效應和放大效應,使被污染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急劇降低,因此,石油污染對生態環境特別是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將是致命的。目前,人們對石油污染環境處理的方式除了應急處理的物理或化學方法外,人們更加重視能夠促使環境完全恢復的生物方法,利用土著微生物進行海洋石油污染治理則備受人們青睞,而獲得土著的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在國外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細菌降解石油污染的研究。而中國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20世紀80年代后,大量的研究成果開始在污水及油污土壤中使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研究表明,能夠降解石油的微生物有70個屬,共200多種微生物,他們分別屬于細菌、放線菌、霉菌、酵母菌以及藻類。其中,土壤中最常見的石油降解菌主要有:假單胞菌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民族大學,未經大連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689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連桿鍛造用多工位扇形組合模具
- 下一篇:自行車車把整體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