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掌上型扳手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36022.1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87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逸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逸楓 |
| 主分類號: | B25B13/00 | 分類號: | B25B13/00;B25B13/48;B25B23/00;B25B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雙;李巖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件 樞設 扳手結構 萬向座 掌上型 傘形 樞桿 結合件 另端 移動 | ||
本發明關于一種掌上型扳手結構,其包括:一本體;一第一驅動件可相對該本體任意調整角度;二結合件使該第一驅動件樞設于該本體上;一第二驅動件一端設有一套合部,該第二驅動件另端設有一萬向座,該萬向座樞設于該第一驅動件上,使該第二驅動件相對該第一驅動件作傘形移動而調整角度;一樞桿使該第一驅動件與該第二驅動件相樞設,該第二驅動件以該樞桿為軸心相對于該第一驅動件傘形調整角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掌上型扳手結構,尤其關于具有較大的調整角度且具有扁平狀的操作狀態的掌上型板手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掌上型扳手結構,如美國專利號第US6976408B2,該專利案結構在于:一種手掌型掌上型扳手結構,其主要包括:一圓形的本體,該本體可供使用者用手握持且旋動,該本體中設有一容槽,該容槽內設有一棘輪,該棘輪上設有一作用端;該本體外圍設有一擋片,該擋片與本體間呈樞設狀,該擋片供使用者用手撥動,使該本體旋轉作動;該本體上方設有一螺旋部,該螺旋部供蓋體相互螺合,使該棘輪不脫出本體外。
但此現有掌上型扳手結構的缺失在于:
請輔以美國專利圖3,該本體與棘輪的作用端設于同一軸向上,即該現有專利的掌上型扳手結構僅有單一種旋動狀態,擴充性即不足。
如中國臺灣申請第103119629號“旋動扳手結構”,其設有本體及驅動頭,該本體設有缺口,該驅動頭相對該本體呈樞設狀,操作時請輔以該案圖3所示,該驅動頭的軸心可調整與該本體的軸心相交于一點狀,手的姆指及食指可扶于該驅動件外周面處,而手掌抵于該本體的外周面上,該本體即可當為力矩,而更便利于手與掌上型坂手結構的握持性,該本體設有缺口而具有調整成扁平狀,即具有其優點。
另一中國臺灣專利申請第102130941號“棘輪扳手工具”,請輔以該專利的圖1,其設有握持部12、平衡環24及棘輪件28,該平衡環24與該握持部12相樞設,該棘輪件28與該平衡環24相樞設,如此而構成三層結構。
中國臺灣申請第102130941號的專利結構中,三者間即可調整旋動狀態,相對于中國臺灣申請第103119629號的專利案為二層結構,有更大的調整角度擴充性,但中國臺灣第102130941號的專利結構中,無法調整成中國臺灣申請第103119629號的「第三圖」的操作狀態,第103119629號的圖3的操作狀態為該掌上型坂手最大機率的旋動狀態,一般掌上型扳手需調整至中國臺灣申請第102130941號的圖1的操作狀態的機率是相當低,二件申請案間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且二者間的優缺點相沖突,如此二者間有無法二全的缺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現有的掌上型扳手結構中二件申請案間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且二者間的優缺點相沖突,如此二者間有無法二全的缺失,本發明關于一種掌上型扳手結構,本發明的掌上型扳手結構的該本體、該第一驅動件及第二驅動件之間可具有較大的調整角度,且該本體設有缺口,而具有扁平狀的操作狀態,本案的掌上型扳手結構具有較大的調整角度且具有扁平狀的操作狀態,而具有二全其美的平衡結精。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一種掌上型扳手結構,其包括:一本體;一第一驅動件,可相對該本體任意調整角度;二結合件,使該第一驅動件樞設于該本體上;一第二驅動件,一端設有一套合部,該第二驅動件另端設有一萬向座,該萬向座樞設于該第一驅動件上,使該第二驅動件相對該第一驅動件作傘形移動而調整角度;一樞桿,使該第一驅動件與該第二驅動件相樞設,該第二驅動件以該樞桿為軸心相對于該第一驅動件作傘形移動而調整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逸楓,未經劉逸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60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