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海冰-海水自動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4554.1 | 申請日: | 201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22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謝濤;何宜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13/90 | 分類號: | 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孔徑雷達 海水 自動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海冰?海水自動識別方法,利用四極化SAR歸一化雷達散射界面(NRCS),計算出SAR圖像極化比。同時利用四極化復圖像計算出方向漂移角及其標準方差,與雷達入射角參數一起代入Bragg散射系數模型公式,求出相對介電常數為0?90,步長為0.1的對應理論極化比,求出平均極化比圖像。以平均極化比為判據,當SAR圖像極化比大于平均理論極化比時,判定為海水,否則判定為海冰。本發明計算方法為污染物自動監測技術提供一種物理識別方法。該方法是基于多極化布拉格(Bragg)散射機制,求解極化比(PR)過程中消除粗糙度譜函數,從而將問題簡化為利用極化比判別海冰和海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圖像的海冰-海水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全球變暖,導致地球兩極海冰融化,夏季最小平均海冰厚度和海冰面積不斷變小。北極海冰消融特征的變化,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放大的反饋效果,從而導致全球更加變暖,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因此,對于兩極海冰的遙感監測成為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其中利用衛星合成孔徑雷達(SAR)進行海冰監測是一種全天候高分辨監測的有效手段。但對于海冰海水的自動識別與監測技術,除了利用神經網絡進行計算機學習訓練,得到尚可的精度的算法外,尚無有效的海冰-海水自動識別方法。對于海冰融化過程中的海冰-海水識別,目前沒有相關算法能獲得滿意的識別精度。為此,我們基于海冰海水Bragg電磁散射機制,提出一種高精度的SAR海冰-海水自動識別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四極化(垂直發射垂直接收極化:VV;水平發射水平接收極化:HH;水平發射垂直接收極化:HV;垂直發射水平接收極化VH)SAR圖像的海冰-海水自動識別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合成孔徑雷達海冰-海水自動識別方法,利用四極化SAR歸一化雷達散射界面(NRCS),計算出SAR圖像極化比(垂直極化NRCS與水平極化NRCS之間的比值)。同時利用四極化復圖像計算出方向漂移角及其標準方差,與雷達入射角參數一起代入Bragg散射系數模型公式,求出相對介電常數為0-90,步長為0.1的對應理論極化比,求出平均極化比圖像。以平均極化比為判據,當SAR圖像極化比大于平均理論極化比時,判定為海水,否則判定為海冰。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四極化SAR圖像預處理。采用Lee濾波方法去除四極化SAR圖像噪聲,其中四極化散射系數分別為:SVV,SHH,SHV SVH。交叉極化下面步驟中采用S′HV代替下面算法中的SHV。
步驟2:計算平均方向漂移角φ0及其標準方差σ。φ0與σ的關系為其中θ為雷達入射角。
步驟3:步驟2中,*表示復共軛,Re(*)表示實部。
步驟4:利用公式計算SAR圖像每個像素極化比,其中(i,j)表示SAR圖像中第i行第j列像素點。
步驟5:Bragg散射理論極化比可由公式(1)求出:
其中,
式中FHH和FVV分別為水平極化菲涅耳反射系數:
和垂直極化菲涅耳反射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45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新型接口插頭的網盤
- 下一篇:一種汽車散熱器擋風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