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風冷冰箱的送風裝置以及應用該裝置送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3785.0 | 申請日: | 201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15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丁維超;王富岡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雷利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7/06 | 分類號: | F25D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劉貝;程馳 |
| 地址: | 21301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風冷 冰箱 送風 裝置 以及 應用 方法 | ||
1.一種用于風冷冰箱的送風裝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風裝置(100)包括:
框體(110),包括氣流流通部(111)和驅動機構接收部(112),
風機(500),所述風機接收在所述氣流流通部(111),其用于從冷氣形成裝置抽吸氣流,并且將氣流引導至氣流通道,
第一風門(140A),沿橫向方向(Y)安裝在所述框體(110)的一端,其能夠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轉換,以控制氣流經由第一出口(101A)的流通,
第二風門(140B),沿橫向方向(Y)安裝在所述框體(110)的與所述第一風門相反的另一端,其能夠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轉換,以控制氣流經由第二出口(101B)的流通,
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的轉換,并且所述驅動機構被接收在所述驅動機構接收部(112),
所述驅動機構接收部(112)和所述氣流流通部(111)相互分隔,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風門(140A)的第一風門驅動輪(150A)、和第一風門驅動桿(160A),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風門(140B)的第二風門驅動輪(150B)、和第二風門驅動桿(160B),
其中,
所述第一風門驅動桿(160A)包括第一運動避讓部(164A),所述第一運動避讓部(164A)接收所述第一風門驅動輪(150A)的旋轉軸的一端,和/或,
所述第二風門驅動桿(160B)包括第二運動避讓部(164B),所述第二運動避讓部(164B)接收所述第二風門驅動輪(150B)的旋轉軸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風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風門(140A)包括第一面板(143A)和設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的可壓縮的第一密封件(144A),和/或
所述第二風門(140B)包括第二面板(143B)和設置在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的可壓縮的第二密封件(144B)。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送風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體(110)在其沿橫向方向(Y)的一端包括限定第一氣流出口(101A)的形狀的第一凸起邊緣(122A),在所述第一風門的關閉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邊緣(122A)與所述第一密封件(144A)接合,并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壓縮以關閉所述第一氣流出口,和/或
所述框體(110)在其沿橫向方向(Y)的另一端包括限定第二氣流出口(101B)的形狀的第二凸起邊緣(122B),在所述第二風門的關閉位置,所述第二凸起邊緣(122B)與所述第二密封件(144B)接合,并使所述第二密封件壓縮以關閉所述第二氣流出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風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風門(140A)和第二風門(140B)中的每一個布置為使得,當其從關閉位置向打開位置轉換時,所述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的每一個向所述框體內部旋轉,而不延伸到所述框體之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風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驅動電機(130),減速傳動副,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風門(140A)的第一風門驅動件(170A),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風門(140B)的第二風門驅動件(170B),
所述減速傳動副包括至少一級減速傳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送風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風門(140A)的第一風門驅動輪(150A)、第一風門驅動桿(160A)和第一風門驅動件(170A),以及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風門(140B)的第二風門驅動輪(150B)、第二風門驅動桿(160B)和第二風門驅動件(170B),相對于所述送風裝置(100)的縱向軸線(X)鏡像對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雷利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雷利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37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