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方法及其系統與計算機可讀取記錄媒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2732.7 | 申請日: | 201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9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佑鈞;卓卿安;何明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嚴慎;王維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汐***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遠距離 身份 識別 方法 及其 系統 計算機 讀取 記錄 媒體 | ||
一種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方法及其系統與計算機可讀取記錄媒體。該方法適用于具有影像擷取裝置以及深度傳感器的系統并且包括下列步驟:利用該影像擷取裝置擷取使用者的影像,以產生使用者影像;利用該深度傳感器檢測該使用者的深度信息,以產生使用者深度信息;根據該使用者影像以及該使用者深度信息,取得該使用者的多個軟性生物特征,其中所述軟性生物特征包括該使用者的輪廓信息以及多個身體部位特征;以及根據所述軟性生物特征,利用多個已注冊使用者的注冊信息,計算該使用者的軟性生物特征相似度,并根據該軟性生物特征相似度輸出該使用者的身份識別結果。本發明可達到非接觸性、速度快并且高成效的身份識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身份識別方法及其系統與計算機可讀取記錄媒體,且特別涉及一種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方法及其系統與計算機可讀取記錄媒體。
背景技術
隨著人機界面的應用日漸普及以及數字化的發展趨勢,目前已發展出的身份識別技術種類繁多,其大致可略分為近距離以及遠距離兩大類。
近距離的身份識別可細分為基于人體生物特征以及基于行為特征兩類。基于人體生物特征的識別例如是臉部、指紋、虹膜識別等技術發展成熟且識別率佳,但皆需要在使用者正對鏡頭或是手指放置在指紋識別器上等特定情境才能使用。基于行為特征的識別例如是聲紋或是簽名等亦是需要在使用者進行特定行為時才能使用,并且此類技術對于距離的要求高甚至為接觸性,因而增加了應用的限制。
另一方面,遠距離的身份識別包括例如步態、穿著等非接觸性的識別方式,因此使用上彈性較高,適用于安全監控系統或是機器人視覺上。然而,遠距離所能獲取到的人體特征較少且不明確。以步態識別而言,其雖擁有其獨特性并且不易偽裝,但識別過程需要經由一連串的影像序列進行判斷,因此識別過程相當耗時。此外,步態識別會因為穿著的舒適度或是身體受傷而影響到判斷結果。以穿著識別而言,相同使用者的穿著變化極多,且不同使用者有可能具有相似的穿著,導致其識別的獨特性較弱。因此,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成效相對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方法及其系統與計算機可讀取記錄媒體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方法及其系統與計算機可讀取記錄媒體,其可達到非接觸性、速度快并且高成效的身份識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遠距離的身份識別方法適用于具有影像擷取裝置以及深度傳感器的系統并且包括下列步驟:利用該影像擷取裝置擷取使用者的影像,以產生使用者影像;利用該深度傳感器檢測該使用者的深度信息,以產生使用者深度信息;根據該使用者影像以及該使用者深度信息,取得該使用者的多個軟性生物特征,其中所述軟性生物特征包括該使用者的輪廓信息以及多個身體部位特征;以及根據所述軟性生物特征,利用多個已注冊使用者的注冊信息,計算該使用者的軟性生物特征相似度,并根據該軟性生物特征相似度輸出該使用者的身份識別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身份識別系統包括影像擷取裝置,該影像擷取裝置用以擷取影像;深度傳感器,該深度傳感器用以檢測深度信息;存儲器,該存儲器用以儲存多個已注冊使用者的注冊信息;處理器,該處理器耦接該影像擷取裝置、該深度傳感器以及該存儲器,用以執行下列步驟:利用該影像擷取裝置擷取使用者的影像,以產生使用者影像;利用該深度傳感器檢測該使用者的深度信息,以產生使用者深度信息;根據該使用者影像以及該使用者深度信息,取得該使用者的多個軟性生物特征,其中所述軟性生物特征包括該使用者的輪廓信息以及多個身體部位特征;以及根據所述軟性生物特征,利用多個已注冊使用者的注冊信息,計算該使用者的軟性生物特征相似度,并根據該軟性生物特征相似度輸出該使用者的身份識別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273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活體驗證方法和裝置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虹膜識別方法及相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