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拔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2730.8 | 申請日: | 201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62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吉劍峰;楊亦貴;董榮貴;李力;張鵬;張紅兵;林咸灶;何偉斌;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9/02 | 分類號: | E02D9/02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陳鵬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法 | ||
1.一種拔樁方法,基坑圍護結構體系由若干根樁(2)和冠梁(3)組成,所述樁(2)埋在地基(1)中,各根所述樁(2)的頂部通過所述冠梁(3)相連接,所述樁(2)由鋼筋和混凝土澆筑而成,其特征在于,本拔樁(2)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樁周邊挖土方:選取需要的樁(2),在所述樁(2)的四周挖出一個坑(4),使所述樁(2)的頂部露出;
B、拔樁前準備:鑿除所述樁(2)露出段中的混凝土使鋼筋露出,切斷鋼筋并保留設定長度的鋼筋露在所述樁(2)的頂部,該部分鋼筋作為第一焊接段(5),在冠梁(3)上設置提升系統,所述提升系統包括第二連接件(6),將第二連接件(6)的底部與第一焊接段(5)焊接固連,所述提升系統包括吊車(7)、千斤頂(8)、上連接塊(9)、下連接塊(10)和第一連接件(11),所述上連接塊(9)和下連接塊(10)通過若干根所述第一連接件(11)相連,所述上連接塊(9)上間隔固連有若干個吊環(12),所述下連接塊(10)底部的中間處具有向下凸出設置的呈圓柱狀的連接柱(13),所述連接柱(13)的外側壁上沿周向間隔固連有若干根所述第二連接件(6),所述上連接塊(9)位于冠梁(3)的上方,所述下連接塊(10)位于冠梁(3)的下方,所述吊車(7)通過拉索(14)與吊環(12)相連,所述千斤頂(8)設置在冠梁(3)上,且千斤頂(8)的頂部能抵靠在上連接塊(9)的底部;
C、拔樁:提升系統啟動,將所述樁(2)從地基(1)中拔出設定的高度,然后鑿除所述樁(2)拔出段中的混凝土使鋼筋露出,切斷鋼筋并保留設定長度的鋼筋露在所述樁(2)的頂部,該部分鋼筋作為第二焊接段(18),通過提升系統使第二連接件(6)下移,將第二連接件(6)的底部與第二焊接段(18)焊接固連;
D、重復步驟C:分多次拔樁(2),每次將所述樁(2)的一段拔出,直到將埋在地基(1)中的所述樁(2)完全拔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第二連接件(6)和第一焊接段(5)一一對應設置,第二連接件(6)和第一焊接段(5)焊接固連后,對第二連接件(6)和第一焊接段(5)進行預拉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第二連接件(6)和第二焊接段(18)一一對應設置,在拔樁(2)前,對第二連接件(6)和第二焊接段(18)進行預拉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和步驟D中,開始拔樁(2)時,通過提升系統慢速拉拔樁(2),當所述樁(2)開始上移時,通過提升系統勻速拉拔樁(2)。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C、D中,在切斷鋼筋前,通過至少四根額外的固定鋼筋對樁(2)進行定位,防止樁(2)由于自重下滑。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和步驟B之間,對所述樁(2)的四周進行預鉆孔,以降低所述樁(2)四周的泥土對樁(2)的摩擦阻力。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C、D中,選取1-3根鋼筋,在拔樁(2)的過程中將鋼筋折彎不切斷。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對所述坑(4)進行加固處理,且設置水泵對所述坑(4)中的積水進行排放,所述坑(4)的深度為2-4米。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拔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上設有鋼梁(15),所述鋼梁(15)和冠梁(3)之間墊有木墊(16),所述千斤頂(8)設在鋼梁(15)上,所述鋼梁(15)和冠梁(3)通過呈環形的槽鋼(17)相固定,所述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6)均為鋼筋或者鋼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國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273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生產培訓展示系統
- 下一篇:激光掃描控制教學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