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1786.1 | 申請日: | 201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99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祁生文;黃曉林;鄭博文;郭松峰;鄒宇;詹志發;汪沖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12 | 分類號: | G01N3/12;G01N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麗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麗芳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間接 測量 粗糙 結構 動態 剛度 裝置 | ||
1.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加載框架、巖樣約束裝置和超聲波測試系統,所述反力加載框架包括橫梁(1)、立柱(2)、橫梁反力軸(3)、千斤頂加載軸(10)、液壓千斤頂(11)、液壓表(12)、加壓手柄(13)和基座(14),巖樣約束裝置包括金屬筒(6)和螺栓(7),超聲波測試系統包括發射換能器(4)、接收換能器(9)和超聲波測試儀(15),所述立柱(2)分別與橫梁(1)和基座(14)通過螺帽連接,所述液壓千斤頂(11)放置在基座(14)的中心位置,二者通過兩端的螺栓連接;液壓表(12)安裝在液壓千斤頂(11)的一側,液壓千斤頂(11)上頂面安裝有千斤頂加載軸(10),金屬筒(6)上部分外表面加工有一周測量上半部分巖樣(5)旋轉角度的凹槽刻度標尺,刻度均勻分布,主刻度間隔20°;金屬筒(6)下部分加工四個對稱分布的螺紋孔,通過擰緊螺栓(7)可有效固定下半部分巖樣(8);發射換能器(4)抵接橫梁反力軸(3)和上半部分巖樣(5),接收換能器(9)抵接千斤頂加載軸(10)和下半部分巖樣(8);橫梁反力軸(3)、發射換能器(4)、上半部分巖樣(5)、下半部分巖樣(8)、接收換能器(9)和千斤頂加載軸(10)的軸線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換能器(4)和接收換能器(9)均由圓柱形高強度合金鋼外殼、壓電陶瓷片、底面蓋板組成;兩個換能器的壓電陶瓷片的自振頻率相同,放置在圓柱形外殼端部的圓柱形凹槽里面,然后通過底面蓋板密封;圓柱形外殼內部加工有引線倒出孔,側壁加工有引線導出端子,圓柱形外殼的另一端面也加工有圓柱形凹槽;凹槽的內徑略大于橫梁反力軸和千斤頂加載軸(10)的直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立柱(2)、橫梁反力軸(3)和基座(14)均由高強度合金鋼加工而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為以正方形為底面的長方體,其兩端附近加工有兩個對稱分布的穿透圓柱孔,其中部與橫梁反力軸(3)焊接;橫梁反力軸(3)為短圓柱體,其底面直徑與橫梁(1)的寬度相同;所述立柱(2)的數量為兩根,均為圓柱體,其主體直徑與橫梁(1)的寬度相同,其兩端處加工成螺紋結構,螺紋段的直徑 略小于橫梁(1)兩端圓柱孔的直徑;基座(14)兩側對稱加工兩個穿透的圓柱孔,其直徑與橫梁(1)兩端圓柱孔的直徑相同;基座(14)上兩圓柱孔間的距離與橫梁(1)兩端圓柱孔間的距離相同。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與橫梁(1)和基座(14)之間通過螺帽連接,在基座(14)的兩立柱(2)之間加工有對稱分布的兩小圓柱形穿透螺紋孔,其中心與立柱(2)處的大圓柱形螺紋孔的中心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基座(14)和液壓千斤頂(11)通過設定在兩個小圓柱形螺紋孔的螺栓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測量粗糙結構面動態剛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筒(6)由高強度合金鋼加工而成,其厚度為1-2cm,其高度為待測巖體試件高度的2/3,其內徑略大于待測巖體試件的直徑;金屬筒(6)下端附近加工有四個對稱分布的圓柱形穿透螺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178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