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尼龍網作為隔離材料在玉米和玉米近緣野生種育種上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31477.4 | 申請日: | 201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8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堅;賈艾敏;趙巧巧;曹墨菊;高世斌;唐祈林;蘭海;蔣偉;張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424 | 代理人: | 胡長遠 |
| 地址: | 61113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尼龍網 作為 隔離 材料 玉米 近緣 野生 育種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玉米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尼龍網作為隔離材料在玉米和玉米近緣野生種育種上的用途;還涉及一種尼龍網袋和一種尼龍網室,以及利用尼龍網袋或尼龍網室進行玉米或玉米近緣野生種自交或雜交的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Zea mays L.)是最早利用雜種優勢的作物之一,通過自交培育自交系,再利用不同自交系組配成雜交種是玉米育種的基本方法。因此,自交是玉米育種的重要技術手段。玉米是典型的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雄穗著生于植株頂端,雌穗著生于莖稈中部莖節上,其異花授粉率為95%以上。為了避免混雜其它來源的花粉,玉米自交時通常采用人工套袋方法隔離其它來源的花粉,以便獲得自交種子。通常的人工套袋方法是:在當選植株的雌穗即將吐絲而未吐絲時,用硫酸鈉紙袋將雌穗套上;在授粉的前一天,用較大的硫酸鈉紙袋或牛皮紙袋把同一植株的雄穗套上,其目的主要是起隔離作用,避免其他植株花粉污染;在雄穗套袋后的次日上午,用套在雄穗上的紙袋收集新鮮花粉,迅速授于同株的雌穗花絲上,并立即將已授粉的雌穗套袋隔離。上述人工套袋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1)如果對雌穗授粉時期選取不當,會導致結實率低;(2)如果授粉時操作不規范很容易造成花粉混雜授粉現象;(3)操作繁瑣,費工費時;(4)紙袋難固定,風吹時易脫落;(5)如果下雨,紙袋易被打濕而且不透氣,會影響花粉的質量,進而影響授粉效果;(6)紙袋通常只能使用2~3次,不能多次重復利用,存在浪費及成本高的問題。玉米近緣野生種的自交問題更為突出。
與玉米相比,玉米近緣野生種在植株形態和穗部形態上都存在較大差異。如玉米近緣野生種植株廣泛存在分蘗現象,分蘗個數有時超過40個,單個植株存在多個雄穗;另外,玉米近緣野生種的雌穗多節位著生,雌穗小且多個穗簇生在一起,單穗籽粒數6~12粒,生長在葉腋內部,常常吐絲時簇生的穗還沒有伸出。因此,玉米近緣野生種自交時,存在不易套袋,套袋不穩和套袋不嚴易于串粉等問題,而且獲得的自交種子較少。
在玉米育種中,還經常需要繁殖玉米自交系或者少量配制玉米雜交種,由于玉米的異花授粉特性,通常采用空間隔離或高稈作物隔離的方法設置隔離區,這種方法存在找尋合適的隔離區比較困難,土地浪費較大,且隔離難以徹底等問題,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轉基因玉米試驗中需要嚴格的隔離條件,但是由于玉米異花授粉的特性,以及玉米的花粉量大,容易隨風飄散到較遠的距離,因而比較容易造成外來基因的污染。
尼龍(Nylon)網是以尼龍絲、錦綸絲、滌綸絲、納綸絲等化學纖維為原料,經絲網機械加工而成的化纖編織網,尼龍網是這些化纖編織網的總稱。尼龍網具有韌性高、彈性好、耐腐蝕、耐油、耐水、耐磨、耐高溫、耐候性等特點;還具有絕緣性好、潤滑系數低等特性。尼龍網廣泛用于工業過濾、石油、化工、印刷、漁業捕撈等行業。尼龍網在農業上主要應用于植物遮陽、種子包裝、浸種、防蟲、防果蠅、防鳥和家禽養殖等。專利《野生煙草種子繁殖網室》(申請號為:2010201695518)公開了一種尼龍網室和一種收種編織網,但是其尼龍網室的網眼密度為40~60目,其孔徑遠遠大于煙草花粉粒直徑和玉米花粉粒直徑,其主要用于防蟲,對花粉的隔離作用較差。
經檢索,沒有發現尼龍網作為隔離材料在玉米和玉米近緣野生種育種上應用的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玉米和玉米近緣屬種人工授粉上存在的操作復雜、結實率低、易混雜、成本高等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尼龍網作為隔離材料在玉米或玉米近緣野生種育種上的應用。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尼龍網袋。
本發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尼龍網袋在玉米或玉米近緣野生種自交上的應用。
本發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尼龍網袋進行玉米或玉米近緣野生種自交的方法。
本發明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尼龍網室。
本發明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尼龍網室作為隔離區在玉米育種上的應用。
本發明第七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尼龍網室在玉米自交系繁殖上的用途。
本發明第八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尼龍網室繁殖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本發明第九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尼龍網室在配制玉米雜交組合上的用途。
本發明第十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尼龍網室配制玉米雜交種的方法。
本發明第十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尼龍網室在轉基因玉米材料試驗上的應用。
本發明第十二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尼龍網室進行轉基因玉米試驗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農業大學,未經四川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14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裝式多功能人工藻礁
- 下一篇:一種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小麥育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