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29272.2 | 申請日: | 2017-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8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蔣了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諾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4 | 分類號: | H01M50/244;H01M50/213;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62;H01M50/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駿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寶龍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電池 模組 連接 結構 方法 | ||
本發明適用于動力電池模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包括動力電池模組,動力電池模組包括第一架體、第二架體和多個電池單元,第一架體連接于各電池單元的一端,第二架體連接于各電池單元的另一端,第一架體、第二架體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相對稱的鎖槽,鎖槽從厚度方向貫通于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還包括插設于相鄰動力電池模組之鎖槽以使相鄰動力電池模組固定的內固定連接桿,內固定連接桿的兩側端分別卡于相鄰動力電池模組的鎖槽。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其裝配方式簡單易行,組裝效率高,且產品通用性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動力電池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動力電池模組,例如應用于電動汽車、儲能設備等領域的動動力電池模組,其一般通過定制架體和鎖緊件連接,組裝方式復雜,組裝效率低,產品通用性欠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其組裝方式簡單,組裝效率高,產品通用性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包括動力電池模組,所述動力電池模組包括第一架體、第二架體和多個電池單元,所述第一架體連接于各所述電池單元的一端,所述第二架體連接于各所述電池單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架體、第二架體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相對稱的鎖槽,所述鎖槽從厚度方向貫通于所述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所述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還包括插設于相鄰動力電池模組之鎖槽以使相鄰動力電池模組固定的內固定連接桿,所述內固定連接桿的兩側端分別卡于相鄰動力電池模組的鎖槽。
具體地,所述鎖槽為倒扣鎖槽。
具體地,所述鎖槽呈T字形或燕尾形。
具體地,所述內固定連接桿的長度大于至少一個所述動力電池模組的高度。
具體地,所述內固定連接桿的長度大于所述動力電池模組高度的兩倍。
具體地,所述第一架體設置有可以扣緊相鄰動力電池模塊支架中第二架體的第一卡鉤,所述第二架體設置有用于與相鄰動力電池模塊支架中第一架體之卡鉤配合的第一卡槽。
具體地,所述第一架體的一側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一卡鉤,所述第一架體的另一側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與第一卡鉤的位置相對稱;所述第二架體的一側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架體的另一側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二卡鉤,所述第一卡槽的位置與第二卡鉤的位置相對稱;所述第一卡鉤與第二卡鉤的結構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卡槽與第二卡槽的結構和大小相同。
具體地,所述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均設置有多個用于供所述電池單元插入的容槽,所述第一架體連接有用于與各所述電池單元中其中一個電極電連接的第一匯流板,所述第二架體連接有用于與各所述電池單元中其中另一個電極電連接的第二匯流板,所述第一匯流板具有用于與相鄰動力電池模組支架中的第二匯流板連接的接觸結構。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的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至少兩個動力電池模組左右相鄰放置,將至少一根內固定連接桿的兩側端分別卡于相鄰所述動力電池模組側面的鎖槽以使相鄰動力電池模組固定。
具體地,將至少兩個動力電池模組左右相鄰放置之前,先將分別將至少兩個動力電池模組上下層疊并通過鎖扣結構連接固定,再將至少兩組層疊固定的動力電池模組左右相鄰放置,最后插入至少兩根內固定連接桿。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動力電池模組內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相鄰的動力電池模組,其相鄰側的鎖槽開口可對合連通形成一個連通槽,內固定連接桿插入于由兩個對合的鎖槽形成的連通槽,即可將相鄰的動力電池模組連接為一體,只需將合適數量的動力電池模組通過內固定連接桿連接固定即可,其裝配方式簡單易行,組裝效率高,且產品通用性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諾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未經瑞諾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292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郵件的發送方法與裝置
- 下一篇:工業通信系統和工業網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