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葵花籽油的加工方法及其廢棄物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29002.1 | 申請日: | 2017-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7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尹世亭;沈小剛;朱禮國;榮相棟;王依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20/158 | 分類號: | A23K20/1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葵花籽 加工 方法 及其 廢棄物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理化技術領域,公開了葵花籽油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制備葵花籽原油,步驟2)超微過濾,步驟3)吸附、攪拌,步驟4)螯合,步驟5)酸化脫膠,步驟6)離心、干燥,步驟7)結晶除蠟,步驟8)制備飼料添加劑。本發明在加工油品的同時,將加工廢棄物進行了重復利用,制備出的飼料添加劑效果好,同時避免了排放導致的環境污染,一舉兩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理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葵花籽油的加工方法,還涉及葵花籽油的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應用。
背景技術
葵花籽油90%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占66%左右,還含有維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ㄗ延秃^多的維生素E,可以防止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過分氧化,有助于促進毛細血管的活動,改善循環系統,從而防止動脈硬化及其他血管疾病。葵花籽油含的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它構成各種細胞的基本成分,具有調節新陳代謝、維持血壓平衡、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ㄗ延秃形⒘康闹参锎己土字@兩種物質能防止血清膽固醇升高??ㄗ延秃暮}卜素在被人體吸收后可轉化成維生素A,它可以預防夜盲癥、皮膚干燥等癥,并且有抗癌作用。同時,葵花籽油清淡透明、烹飪時可以保留天然食品風味,它的煙點也很高,可以免除油煙對人體的危害。
目前葵花籽原油產品加工工藝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加工工藝會產生很多廢棄物,隨意排放給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膠堿煉步驟會造成油品中甾醇和維生素的大量損失,同時還會因產生皂腳造成環境污染;精煉后的葵花籽油中的天然VE損失嚴重,降低了油品質量;現有技術工藝無法將金屬離子全部去除,導致油品容易返色。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了葵花籽油的加工方法;本發明提出了葵花籽油的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應用。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葵花籽油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制備葵花籽原油,步驟2)超微過濾,步驟3)吸附、攪拌,步驟4)螯合,步驟5)酸化脫膠,步驟6)離心、干燥,步驟7)結晶除蠟,步驟8)制備飼料添加劑。
優選地,所述步驟1)制備葵花籽原油,包括如下步驟:將葵花籽仁經過破碎去衣、蒸炒、壓榨工序,得到葵花籽原油。
優選地,所述步驟2)超微過濾,包括如下步驟:將葵花籽原油用截留分子量70-90kD的超微過濾膜進行超微過濾,去除脂肪氧合酶,得到油品A。
優選地,所述步驟3)吸附、攪拌,包括如下步驟:將油品A加熱到60℃,往油品A中添加 0.5-0.7wt%的吸附精煉劑,維持溫度60℃,200rpm攪拌30min,得到油品B。
優選地,所述步驟4)螯合,包括如下步驟:往油品B中加入0.05-0.08wt%的檸檬酸,200rpm攪拌30min,對金屬離子進行螯合,得到油品C。
優選地,所述步驟5)酸化脫膠,包括如下步驟:將油品C加熱升溫至80℃,再往油品C中添加0.1-0.2wt%的10%(質量分數)稀磷酸,維持溫度80℃,攪拌速度為200rpm,攪拌時間為60min,得到油品D。
優選地,所述步驟6)離心、干燥,包括如下步驟:將油品D自然冷卻至30℃,經離心機一次離心分離,離心收集重相分離物1和輕相分離物1;輕相分離物1再經離心機二次離心分離,分離得到的重相分離物2備用,輕相分離物2經真空干燥得到油品D。
優選地,所述步驟7)結晶除蠟,包括如下步驟:將油品D緩慢冷卻至10℃,在攪拌速度為20-30rpm的條件下進行結晶,然后養晶12-16h,然后通過過濾去除蠟脂。
優選地,所述步驟8)制備飼料添加劑,包括如下步驟:將重相分離物1和重相分離物2混勻得到混合物,加入占混合物質量10%的氨水,混合均勻,置于密閉環境下氨化48小時,然后60℃烘干,粉碎,得到飼料添加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29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