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式橋梁支座的處理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28285.8 | 申請日: | 2017-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0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曹國輝;莫東山;蔡文武;何敏;韓傳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益陽市銀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107 | 代理人: | 陳禧 |
| 地址: | 413000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橋梁 支座 處理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組合式橋梁,具體地說是一種組合式橋梁支座的處理方法及應用,特別是涉及一種對肋梁式橋梁或箱梁式橋梁或板式橋梁的病害支座進行處理的組合式橋梁支座的處理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公路橋梁數量約80萬余座,每年開工建設的橋梁約1萬余座。如此龐大的數量,在帶給我們便捷交通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橋梁的支座問題便是最棘手的問題。
支座是連接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的重要結構部件,是承受作用在上部結構的各種荷載,并將其傳遞給墩臺,同時,在荷載、溫度、混凝土收縮和徐變作用下,適應上部結構的轉角和位移。有關調查顯示:由于設計、加工制造、施工和維護等方面的原因,常用的公路橋梁各片梁、板下的橡膠支座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往往在使用3~5年內便出現支座脫空、剪切變形過大、中間膠層鼓凸變形等病害。支座作為橋梁最重要的傳力裝置,其正常運行直接決定著橋梁上下部結構的使用壽命,對橋梁結構及行車安全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支座的病害處理需亟待解決。
當前,對病害支座的處理通常都是采用支座更換的方法?,F有的支座更換方法均是將組合梁、板整體頂升后再進行支座更換,但是此方法要求千斤頂的數量與支座的數量相同,因此,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具有經濟性、時效性較差等缺點。
例如,程文遠在其文獻“橋梁整體頂升更換支座施工技術”(建筑與工程,2007年第16期,第105,87頁)公開討論了整體頂升技術在橋梁支座更換中的應用。該技術以空心板為實例進行說明,針對千斤頂布置,在單跨橫向各空心板一端均布置兩個超薄千斤頂,也就是說每個支座對應一個千斤頂。千斤頂以這種布置方式固然能更換支座,但是,千斤頂的使用數量較多,經濟性、時效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肋梁式橋梁或箱梁式橋梁或板式橋梁的病害支座進行處理的組合式橋梁支座的處理方法及應用。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組合式橋梁支座的處理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
⑴安裝頂升系統:頂升系統包括液壓千斤頂、位移計和控制裝置;將液壓千斤頂安裝在梁或板一端的支座附近,且布置在各片梁或板的同一寬度方向上;位移計布置在各梁或板的底面,且布置在各片梁或板的同一寬度方向上;
針對板式橋梁,其邊板外側的梁肋位置處各布置一個液壓千斤頂,然后向橋梁中央每間隔1~2個支座布置一個液壓千斤頂,且以橋梁縱向軸線為中心對稱布置或基本對稱布置;位移計布置在各板的縱軸線上;
針對梁式橋梁,其邊梁的梁肋或橫隔梁位置處各布置一個液壓千斤頂,然后向橋梁中央每間隔1~2個支座布置一個液壓千斤頂,且以橋梁縱向軸線為中心對稱布置或基本對稱布置;位移計布置在靠近支座的梁肋下;
本發明所述組合式橋梁的跨徑小于等于50m。
本發明對于簡支橋梁,同一橋墩上另一跨梁或板的對應位置處也布置有液壓千斤頂和位移計。
本發明在全橋整體頂升時,安裝在所有梁或板下的液壓千斤頂及位移計均布置在同一寬度方向上和同一縱向方向上。
⑵頂升:在頂升系統的控制裝置控制下,各液壓千斤頂按頂升位移量同時逐級頂升,每次頂升0.8㎜~1.2㎜,每頂升一次觀察相鄰梁或板之間的位移差,保證其板或梁的位移差不超過0.2㎜~0.3㎜,各液壓千斤頂的位移量由安裝在對應梁或板下的位移計控制,直至各梁或板下的支座脫離梁或板的底面;
本發明對于簡支橋梁,同一橋墩上相鄰兩片梁或板的頂升位移差不超過0.1㎜。
⑶支座處理:完成頂升作業后,在各支座附近安裝臨時支撐,并根據支座的病害程度對各梁或板下的病害支座進行脫空處理或更換處理;
⑷卸載落梁:完成支座的病害處理后,按與步驟⑵頂升作業相反步驟逐級卸載液壓千斤頂,使各支座與相應的梁或板緊密貼合;
⑸重復步驟⑴~⑷,進行下一片梁或板下支座的處理。
一種如上所述的組合式橋梁支座的處理方法在肋梁式橋梁或箱梁式橋梁或板式橋梁中應用,即用于肋梁式橋梁或箱梁式橋梁或板式橋梁各片梁或板下的板式或盆式橡膠支座的處理。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采用每間隔1~2個支座布置一個千斤頂的頂升方法,千斤頂數量可減少50﹪左右,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從結構受力角度來講,利用相鄰兩片梁、板之間能夠傳遞剪力的力學原理,在橋梁橫向布置對稱頂升荷載,可保證橋面板出現的拉應力較小或不出現拉應力,使橋梁結構受力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城市學院,未經湖南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282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光頭自動抬起裝置
- 下一篇:非旋轉式可調焦激光切割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