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25015.1 | 申請日: | 2017-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1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 發明(設計)人: | 董婭韻;沈浩博;李雯文;楊喜軍;唐厚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0 | 分類號: | H02J50/10;H01F38/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移位 平板 無線 電能 傳輸 線圈 裝置 | ||
1.一種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射線圈、接收線圈、負磁性移位平板及正磁性移位平板;其中
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位于所述發射線圈與所述接收線圈之間,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位于所述發射線圈或所述接收線圈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線圈與所述接收線圈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發射線圈及所述接收線圈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及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均平行于所述發射線圈及所述接收線圈所在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及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與所述發射線圈及所述接收線圈同軸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與所述發射線圈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與所述發射線圈之間的距離;或
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與所述接收線圈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與所述接收線圈之間的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及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為尺寸相同的正方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及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的最大尺寸小于工作波長的十分之一。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及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的邊長大于所述發射線圈與所述接收線圈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的磁導率參數μ1和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的磁導率參數μ2分別滿足:
其中,w為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或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的厚度,d為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和負磁性移位平板共同作用,使內部線圈在光學上等效移動的距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移位平板的無線電能傳輸線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的磁導率張量μ‘I滿足:
μ‘I=μI*(1+σN*i);
其中,σN為所述負磁性移位平板的損耗系數;i為虛部單位;σN*i為材料的磁損耗;μI為所述負磁性超材料平板的理想磁導率張量,
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的磁導率張量μ‘II滿足:
μ‘II=μII*(1-σP*i);
其中,σP為所述正磁性移位平板的損耗系數;i為虛部單位;σP*i為材料的磁損耗;μII為所述正磁性超材料平板的理想磁導率張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2501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集油裝置的煤礦井架提升天輪
- 下一篇:一種電梯導軌自動校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