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蛇類養殖的實現方法及蛇類養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21330.7 | 申請日: | 2017-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95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君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張大保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蛇類 養殖 實現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蛇類養殖裝置的實現方法,包括構制將蛇與外界隔離的空間;或構制兩個或以上將蛇與外界隔離的空間,并將空間排列或疊層組合;在空間內設至少一隔層。隔層至少包括上、下隔板,上、下隔板形成通往外界的隔槽,上隔板設有通孔,通孔使隔槽與空間貫通。在空間中選擇配置一個或多個以下一種和/或多種功能區域、和/或功能模塊或系統:棲息、多功能活動區域、自動喂食、門禁、供水、排水模塊、照明、消毒、通風換氣、恒溫、恒濕、控制系統。該方法構制的蛇類養殖裝置,顛覆性地實現據實際需求選擇配置和靈活組合養殖裝備;可輕便、自由對蛇類養殖裝置進行搬移、翻轉、裝配,利于對蛇類低成本、高度智能化與集約規?;B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蛇類養殖裝置的實現方法,還涉及一種蛇類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蛇肉營養價值極高,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系兼具營養與口感的美味佳肴;同時,蛇全身是寶,被譽為“動物人參”。李時珍曾以“蛇可祛風、祛濕、通經絡、強筋健骨、活血食顏、止痛解毒等”記載了蛇的食用價值和功效。通過藥理論證與實踐亦確實證明,蛇肉、膽、皮、毒均具有良好的藥膳功效。隨著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蛇在食與藥中的更多用途被充分挖掘,因此蛇類的經濟價值日益被廣泛認同,當今社會亦逐步掀起蛇類人工養殖的興潮。
蛇乃最靈活和狡猾的動物之一,其身體細長、力量大,攀爬能力強、極好鉆索孔洞,可橫行水陸空三域,加之部分蛇類含有劇毒,因此蛇類的人工養殖不但相當有難度,且具有危險性。近年來,蛇類養殖在我國已呈規?;⑵占盎畡荩捎谑苄袠I人士知識層面與技術水平限制,蛇類養殖技術仍處沿用落后傳統方式的階段。例如,多數蛇養殖者尚采用尼龍網分隔蛇窩,或在養殖場的地上鋪設黃土、沙子或木屑刨花等作為墊料,或通過堆積磚塊及木板、廢棄棉被等搭建蛇類棲息地,或通過放置水盆、料盆進行喂養。以上種種傳統養殖技術總結而言具有以下不足:1、安全系數低、操作人員安全風險大;蛇易逃跑、安全隱患大;2、使用墊料勞動量大、工序多,需反復消毒及更換墊料易引起應激反應、影響生長,且舊墊料易污染環境;3、養殖環境不佳,病菌、糞便易長期積存,工作條件差和動物福利低;4、平面養殖,養殖密度有限,土地和設施利用率低;5、通常需依附于固定建筑和特定位置,整體無法移動,容易受建筑材料、房間結構等諸多因素限制,使用周期短;6、日常管理工作繁雜、配套物品多且易損耗,資金和人力資源成效低;7、模式落后,對養殖人員綜合素質要求高,個體依賴性大、風險大,整體感官差、檔次低。
由于現有傳統技術的諸多不足對蛇類養殖行業已造成困擾,技術瓶頸在行業內日益突出,如何提升養殖技術水平、降低養殖成本與風險業已成為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據調查,行業中亦有專業人士對蛇類養殖設備、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例如,CN205727693U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新型蛇類養殖設備,包括細眼尼龍網、拉鏈、細尼龍繩、固定橫桿、磚、食盆、水盆、木板和沙土;細眼尼龍網圍成一個長方體的網罩,頂部的四角上由細尼龍繩相連接,尼龍繩另一端吊拉在固定橫桿上,固定橫桿設置有兩根,網罩底部由圍成矩形的磚砌于底部;底部鋪有沙土,沙土上鋪設有木板,木板上放置有若干磚塊,木板的一側設置有水盆和食盆。又如,CN 205830830U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蛇養殖箱,包括箱體、食槽、玻璃門、鎖、水槽、石灰和黃沙混合層、自來水管、開關、加濕器、空調、溫度檢測器、紫外殺菌燈、取蛇窗、換氣扇、控制器;箱體頂部外壁設置有取蛇窗和換氣扇,箱體的前側設置有玻璃門。顯而易見,CN205727693U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呈現了目前蛇類養殖行業普遍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需使用墊料(如沙土),清理時需大量勞動力及諸多操作工序;無法高頻率清理,使病菌、糞便長期積存;平面養殖,養殖密度有限,土地和設施利用率低;日常管理工作繁雜、配套物品多且易損耗,資金和人力資源成效低。而CN 205830830U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側重于改善、解決蛇養殖箱內部空氣凈化及溫濕度調控問題,依然未能克服使用墊料所帶來的勞動量大、工序多,需反復消毒及更換墊料易引起應激反應、影響生長,且舊墊料易污染環境等根本技術難題;同時,該專利未提出助于實現智能、集約化蛇類養殖的有效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君,未經劉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213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環境智能監測功能的養魚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水陸兩棲龜的飼養、產卵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