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虹吸式生態塘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17584.1 | 申請日: | 2017-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5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江成;熊繼海;吳九九;桂雙林;敖子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 地址: | 33009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虹吸 生態 | ||
1.一種虹吸式生態塘,包括由塘壩、塘壩外側排水溝渠、虹吸管、基質圍壩、圍壩基質構筑體、圍壩表面植物層、橢圓形人工浮島、浮島基質層以及浮島表面植物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塘壩外側布設虹吸管,塘壩內側布設圍壩基質構筑體;
所述塘壩外側排水溝渠,深度深于基質圍壩底部,虹吸管起到虹吸功能;
所述基質圍壩其壩體外側與壩體內側之間,用基質填充,形成圍壩基質構筑體;塘壩與基質圍壩外側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被處理的水體在該處經過沉淀后再排出;虹吸管,離塘壩表面一定距離,虹吸管穿過塘壩;
所述虹吸式生態塘利用虹吸作用,平向水體不斷推流平移及彌散,有利于污水中溶解氧的增加,增強生態塘中好氧層的好氧生物作用;虹吸式生態塘利用基質壩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攔截、吸附、以及基質附著生物膜的好氧生物處理,實現生態塘的生物生態處理污水的一體化;
所述虹吸式生態塘利用污水虹吸過程實現好氧微生物充氧;利用圍壩基質為好氧微生物提供附著場;利用基質附著的微生物對污水進行好氧降解;利用基質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利用圍壩表層的大生物量植物的吸收作用以實現污水深化處理;利用浮島基質吸附作用與植物吸收作用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質;
進入生態塘中的污水,在兼氧層和厭氧層進行兼氧、厭氧處理,提高了兼氧層和厭氧層的處理效率;隨著生態塘中污水不斷增加,污水自厭氧層、兼氧層進入好氧層,進行高效好氧處理;好氧層處理的污水在虹吸作用下,及時排出,如此不斷循環;污水在好氧層,充分利用圍壩基質附著好氧微生物好氧處理;利用圍壩表面植物進行吸收去除污染物質;充分利用太陽光合作用降解和轉化有機物污染物質和氮磷物質;利用浮島基質與植物進行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虹吸式生態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塘在所述塘壩的外側構建排水溝渠,所述排水溝渠的深度深于基質圍壩的底部20-30cm;在距離所述生態塘壩內側30-50cm,四周構建基質圍壩;所述基質圍壩壩高為20-30cm,用生物陶粒為基質填充基質圍壩,所述基質圍壩的總面積占生態塘面積20%-30%;所述生態塘中央構建所述橢圓形人工浮島,所述橢圓形人工浮島面積占所述生態塘面積10%-20%;用生物陶粒為基質填充于所述橢圓形人工浮島,在所述橢圓形人工浮島表層種植植物狐尾藻植物;所述生態塘的深度為50-80cm,分為好氧層0-30cm、兼氧層30-50cm、厭氧層50-80cm;所述基質圍壩的高度比所述塘壩低15cm;所述虹吸管在距離頂部15cm處穿過所述塘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未經江西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1758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塊化生物過濾箱
- 下一篇:測量工具基于APP應用程序的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