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15948.2 | 申請日: | 2017-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60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戴文明;龔志龍;胡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13/15 | 分類號: | A61F13/1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顆粒 吸收 材料 供給 方法 | ||
1.一種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利用一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從供料單元(101)出口朝下設置分割單元(102),使得從供料單元(101)輸出的顆粒性吸收材料間歇性地配置在移動的片狀物(P)表面上;通過變速裝置(100)增減所述片狀物的搬送速度(V0),并使片狀物(P)導入變速裝置的搬送速度(V1)與從變速裝置導出的搬送速度(V2)相等;經分割單元(102)輸出的顆粒性吸收材料間歇性地配置在片狀物表面上的配置操作發生在變速裝置降低片狀物線速度的時間間隔內;
所述變速裝置(100)具有:接收從上游送入所述片狀物的第一浮動輥(11),將加工后的片狀物向下游送出的第二浮動輥(12),使第一浮動輥(11)、第二浮動輥(12)沿相互相同的方向往復橫移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13),以及使第一浮動輥(11)、第二浮動輥(12)作變速回轉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14);所述第一浮動輥(11)和第二浮動輥(12)在第一驅動機構(13)的作用下進行往復橫移運動,與此同時兩浮動輥(11、12)還在第二驅動機構(14)的作用下進行變速回轉運動;
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用于驅動第一浮動輥(11)和第二浮動輥(12)沿著與片狀物(P)搬送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的方向進行往復橫移,此過程中兩浮動輥(11、12)的往復運動方向保持相同且速度同步;當需要降低兩浮動輥(11、12)之間線速度的時候,兩浮動輥(11、12)同時沿著與片狀物(P)搬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當需要增加兩浮動輥(11、12)之間線速度的時候,兩浮動輥(11、12)同時沿著與片狀物(P)搬送方向相同的方向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單元(102)具有流道(1)和與流道傾斜布置的可轉動分割盤片(3),該分割盤片(3)上開設有供顆粒性吸收材料向下輸送的圓弧槽(6);所述流道(1)的軸線(Ⅱ-Ⅱ)能貫穿圓弧槽(6)的中心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槽(6)的形狀為扇形,圓弧槽(6)在一個轉動周期內作勻速或非勻速轉動;當圓弧槽(6)作非勻速轉動時能引起圓弧槽兩端槽口(8、9)通過流道(1)的速度不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裝置,具有:供料單元(101),儲存顆粒性吸收材料,并從出口送出規定量的顆粒性吸收材料;分割單元(102),將從供料單元(101)輸出的顆粒性吸收材料間歇性地配置在片狀物(P)表面上;傳送單元(103),使片狀物(P)以一定速度搬送至分割單元(102)的輸出側下端面;以及變速裝置(100),用于增減片狀物(P)的搬送速度,并使所述片狀物導入變速裝置的搬送速度(V1)與從變速裝置導出的搬送速度(V2)相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的一個變速周期,等于第二驅動機構(14)的一個變速周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顆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給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3)包括:兩個滑輪(15),以及套設在兩滑輪(15)上的往復橫移用皮帶(16);上述兩個滑輪(15)中的一個為驅動滑輪,該驅動滑輪上連接有用于控制其正反旋轉的第一伺服電機;所述往復橫移用皮帶(16)上還安裝有與第一浮動輥(11)以可轉動的方式相連接的第一連接件(17),以及與第二浮動輥(12)以可轉動的方式相連接的第二連接件(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1594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