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14986.6 | 申請日: | 2017-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24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8 |
| 發明(設計)人: | 肖溪;盧翼天;吳超釩;王若麒;李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啟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提升 海水 作用 人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主要由藻礁基座、藻礁附著基、動力裝置三部分組成。利用波浪周期性特性,借助單向閥、活塞等裝置使其具有以下作用:1.提升海底沉渣(富含N、P養分),用于淺水海藻養殖;2.能作為一定量海藻的附著基以及魚蝦的棲息地,提高種苗的存活率,并改善海洋的生態環境。3.有效地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積物,避免沉積物對海藻附著和生長產生影響的藻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藻礁,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
背景技術
我國近海污染普遍以氮、磷、油類為主,水體中營養鹽含量普遍偏高,超標嚴重。現有的人工藻礁的建設雖然的確有降低近海水體中營養鹽含量的作用,但無法有效地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積物,使得沉積物對海藻附著和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現有的人工藻礁無法提升海底N、P等元素,使得N、P等元素沉積在海洋底部,難以被海面經濟藻類所利用,對海洋生態帶來威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它主要由海藻附著基、海水動力裝置和藻礁基座組成。所述藻礁基座為非實心長方體,前側、左右兩側和頂面開孔;所述海藻附著基安裝在藻礁基座上方,為半球形中空結構體,該半球形中空結構體的球面上開有若干魚蝦進出通道和一個出水口,且出水口位于半球形中空結構體的中央。所述海水動力裝置包括進水管、出水管、活塞管、兩個動力翅膀、兩個連桿、活塞桿、彈簧和連接塊,所述進水管、出水管、活塞管相互連通,其中出水管內設置有出水單向閥,出水管依次穿過藻礁基座頂面的開孔和海藻附著基頂面的出水口;所述進水管兩端均設置有進水單向閥,兩端分別連接藻礁基座兩側的開孔;所述活塞管穿過藻礁基座前側的開孔;所述活塞桿一端插入到活塞管內,另一端與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動力翅膀內側與藻礁基座的側壁鉸接,外側通過連桿與連接塊鉸接;所述彈簧套在活塞桿上,一端與連接塊連接,另一端與活塞管端部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活塞管內具有第一限位墊圈和第二限位墊圈,所述第一限位墊圈位于活塞管前端;第二限位墊圈位于出水管前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升海底沉渣(富含N、P養分),用于淺水海藻養殖。
2.能作為一定量海藻的附著基以及魚蝦的棲息地,提高種苗的存活率,并改善海洋的生態環境。
3.有效地清除藻礁表面的沉積物,避免沉積物對海藻附著和生長產生影響的藻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的吸水動作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的噴水動作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的內部管道示意圖;
圖5為圖1中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的側面剖視圖;
圖6為圖1中具有提升海水作用的人工藻礁的俯視剖視圖;
圖7為圖1中附著基的示意圖;
圖8為海浪在定點上的速度和能量關系圖;
圖中,1、藻礁附著基,2、藻礁基座,3、魚蝦進出孔,4、進水管道,5、活塞管道,6、活塞管道和活塞直桿端頭之間的彈簧,7、連桿,8、限位墊圈1,9、翅膀,10、出水管道,11、活塞直桿,12、活塞,13、限位墊圈2,14、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14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USB插口的觸摸靜電感應式小夜燈
- 下一篇:生態浮島污水處理好氧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