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08368.0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21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朱亮;趙靖;李江柳;李宏典;呂安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姜書新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動 軟管 校核 試驗臺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包括底座、支撐桿、擺動桿、滑動桿和中間滑動桿,其中,所述支撐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擺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通過鉸鏈鉸接,所述滑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滑塊滑動連接,所述中間滑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擺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滑塊滑動連接,所述中間滑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滑塊滑動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中間滑動桿可模擬減震器運動狀態,從而模擬實際車上軟管的運動狀態,能夠用于前期評價制動軟管布置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試驗臺,尤其涉及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
背景技術
在汽車制動系統布置過程中,制動軟管布置是最為困難、布置風險最大的。由于前期無實車、工裝驗證軟管運動情況,3D數據模擬與實際裝車狀態也存在較大差異,造車后經常會發現制動軟管與周邊間隙小的情況,存在較大安全風險,而此時懸架硬點已凍結,前懸部分零件已開工裝,再更改布置,代價非常大,因此急需開發出能夠用于前期評價制動軟管布置狀態的試驗臺。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包括底座、支撐桿、擺動桿、滑動桿和中間滑動桿,其中,所述支撐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擺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通過鉸鏈鉸接,所述滑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滑塊滑動連接,所述中間滑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擺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滑塊滑動連接,所述中間滑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滑塊滑動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間滑動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滑塊、第三滑塊球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間滑動桿上設有軟管安裝底座,所述支撐桿上設有軟管安裝底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中間滑動桿可模擬減震器運動狀態,從而模擬實際車上軟管的運動狀態,能夠用于前期評價制動軟管布置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包括底座1、支撐桿2、擺動桿3、滑動桿4和中間滑動桿7,其中,所述支撐桿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擺動桿3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2通過鉸鏈10鉸接,所述滑動桿4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2通過第一滑塊8滑動連接,所述中間滑動桿7的一端與所述擺動桿3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滑塊5滑動連接,所述中間滑動桿7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動4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滑塊6滑動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中間滑動桿7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滑塊5、第三滑塊6球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中間滑動桿7上設有軟管安裝底座9,所述支撐桿2上設有軟管安裝底座9。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制動軟管校核試驗臺,擺動桿3繞鉸鏈10在一定角度內上下擺動,模擬擺臂運動狀態;滑動桿4沿支撐桿2上下移動;中間滑動桿7兩端通過第二滑塊5、第三滑塊6可在擺動桿3、滑動桿4上滑動,中間滑動桿7兩端與第二滑塊5、第三滑塊6之間為球連接,使得中間滑動桿7可沿自身軸線轉動,模擬減震器運動狀態;軟管端部接頭、中間接頭均安裝在軟管安裝底座9上,圖1中的第二滑塊5、第三滑塊6和第一滑塊8均可通過定位銷將其固定在相應桿上。工作時,根據擺臂硬點參數調整第二滑塊5位置;根據前懸主銷傾角調整中間滑動桿7角度;根據車架上軟管安裝點設定支撐桿2上的安裝點;根據卡鉗上軟管安裝點、減震器上軟管安裝點設定中間滑動桿7上軟管安裝點;所有安裝點相對位置與數據狀態保持一致。通過配合調整擺動桿3?擺動角度、滑動桿4沿自身軸線旋轉角度,可有效模擬實車上軟管的運動狀態;可用于前期評價制動軟管布置狀態,指導制動軟管優化設計,消除后期更改風險;操作原理簡單,實現成本低,實用性強,可有效消除制動軟管布置風險,降低設計成本。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083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